第一五八章:三个月内,荡平突厥!
�条计策,只要规划的合理,这件事情就是天衣无缝,除了具体操作的人以外,其他人根本不可能会知道。

  没有人开口询问,一是在思考,二是在等着房玄龄的第二个方法。

  大家都是老熟人,谁有什么习惯都很清楚,房玄龄也没有久停,继续说道:“其二,陛下可与齐王约法三章,打下突厥之后,就地封国!”

  杜如晦眼前一亮,连连称赞道:“这个好!这个好!”

  “封国岂不是给了他发展的机会?北边草原那么大,一旦老四有了实力,绝不可能放弃中原这块富饶的土地,这不是放虎归山吗?”李世民紧皱着眉头,对于杜如晦的叫好很是不解。

  “封国的确是给了他发展的机会,但那也同样是危机,不论危机与机会,对于陛下来说,这都是好事。”杜如晦笑眯眯的说着,甚至有种亲一口房玄龄的想法。

  “哦?如何说来?”或许是习惯了杜如晦的这种习惯,李世民也下意识的想听一听他的见解。

  “河北一地朝廷现在都尚未全部收回,便是魏徵亲自前往河北规劝,也依旧有不少将领面和心不合,齐王还在,他们根本不可能易帜,既然如此,陛下何不把他们编入八万大军之中?齐王只是统帅,真正领兵的还是陛下的大将,到时候大可将这些齐王旧部放在前面,让他们先去拼,战后齐王封国,大军撤回,留给他的最多也就只有一万兵力。

  而突厥人也不是什么善茬,面对只有一万军队的齐王,他们会无动于衷吗?如此,陛下一可解齐王之惑,二可收复河北,此为二喜。

  而朝廷只需在齐王快顶不住的时候,派大军前去解围,若是有哪些不听话的,也可以送到那边补充给齐王,如此,即可保证齐王能在草原勉强立足,亦能为陛下解决内部问题,此为四喜。”杜如晦满目欣喜的列出了四件大好事,而这四件对于李世民来说,都是一顶一的大好事。

  最重要的是,能把齐王给送出去,让他在草原始终为了生存而奋斗,在那种鬼地方,便是齐王有再大的本事,也很难能够起事造反,除非他能够一统草原,并且让草原对他心甘情愿的臣服,但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房玄龄也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就是这么个想法,但却没杜如晦想的这么多,自己只想到了前面两个,却没想到后面两个,所以犹豫不决,不知道该用哪一个。

  “老四计谋颇多,若是真让他发展起来了,又当如何?”听了杜如晦的解释,李世民也基本上偏向了让李元吉出去,但又想到李元吉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心中还是有些疑惑。

  “重点在于全局的掌控,必要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必要的措施,而且齐王在北边封国,对朝廷来说也有好处,他可以为朝廷挡住北边的敌人,而且以齐王的个性,他肯定不会跟突厥人尿到一个壶里的。”房玄龄补充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又看向其他人:“你们呢?”

  “臣觉得此策甚好,甚至可以与齐王约定每年进贡的数量。另外也需要加快为齐王选拔美人的进度了,这批美人将会是陛下最后的杀手锏!”宇文士及等人也连连点头称赞,并且提出了建议。

  李元吉就像是一座大山似的压在他们头顶,谁都知道长孙无忌谋反一事与李元吉脱不了干系,谁都害怕有朝一日,李元吉会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他们,如今有了这么好的机会,他们凭什么阻拦?

  众人拾柴火焰高,你一言我一语的,不仅说出了这件事情的好处,同时还为后面准备了伏笔,一旦李元吉超出了掌控,可以利用这些美人来进行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