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国宝级大师相助

  李凡摇了摇头。

  “吕不韦?”

  “不不不,同一时期的!”

  “谁?”

  李凡笑道:“巴寡妇清嘛,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企业家。你说你一个女孩子要从商,不拜女企业家反而去拜其他人,不合理啊!”

  “滚,你想以后让我当寡妇啊?我倒是没什么意见。”

  “你滚,说什么呢,”李凡弹了她额头一下,道,“不过,真应该拜一拜。你想啊,秦朝时,一个女商人既非皇亲,也非国戚,靠着开采‘丹穴’,富甲一方。拥有仆人上千,工人及士兵多达上万人,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力量,这在秦朝焚书坑儒销毁天下武器的时代,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牛爆了!

  而连秦始皇都给她修‘怀清台’,是不是很像样?

  当然了,至于拥有庞大的私人武装是一些学者推测的,我觉得不太靠谱。

  你知道‘丹穴’出产什么么?”

  “丹砂,含有汞,据说秦始皇陵中的大量水银是她提供的,什么炼丹药啊,防腐啊等等,都与之有关。”

  李凡补充道:“不仅如此,她还出巨资资助了秦始皇修建长城。孟姜女哭长城,寡妇清修长城。大家只知孟姜女,不知寡妇清啊。

  寡妇清要是拍成电视剧,那该多传奇?那人生多辉煌?比孟姜女传奇一百倍,孟姜女的故事实在太单调了。

  ‘奸商’,你要拜就得拜‘寡妇清’。”

  “闭嘴!”

  李凡摇头道:“无奸不商,无商不奸啊!诶,不过这个词语以前不是这个意思。”

  “无尖不商嘛,旧时买米以升斗作量器,卖家在量米时会以一把红木戒尺之类削平升斗内隆起的米,以保证分量准足。银货两讫成交之后,商家会另外在米筐里氽点米加在米斗上,这样一来,已抹平的米表面便会鼓成一撮‘尖头’,尽量让利。

  ‘无尖不商’最初是褒义词或者中性词,后来发展过程中就变成了‘无奸不商’,变成了贬义词了。”

  两个人正聊天之际,自楼梯口走来一个须发皆白的长者,长者80出头,步履生风,精神很矍铄。

  李凡顾亚婷连忙快步迎了过去。

  “毕老好!”

  “毕老,您慢着点儿。”

  毕老和蔼地看着后辈,笑道:“无碍,咱们进屋吧。”

  走进办公室,李凡顾亚婷有点儿手足无措,紧张兮兮的,这眼前的长者可是文化瑰宝啊,对于他们这帮后辈来说,能有缘相见一眼都是人生大幸。

  毕老挂上眼镜,端详了片刻眼前的两个年轻人,然后便和他们攀谈了起来,仿佛唠家常一般,气氛融洽温暖。

  毕老之所以想给李凡写个序,首先李凡提出的“新考据学”的确是学术界的一个崭新的方向,而李凡的学术水平又极高,毕老读过李凡的文章后,也是拍案叫绝,逢人便说年轻一代终于有标杆性的国学天才了,干涸的沙漠里终于出现绿洲了。

  乱世学者辈出,而盛世人才凋零,华国自2000年后,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学大师,自己封的或者其他人抬举的大师不算数,而这种真真正正地深耕于国学领域并有权威学术研究在身的,至今,45岁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