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羁绊
  h491地块里,就有一个村子。

  原本是村子,只是随着这些年城市化进城,随着星城的版图越来越扩大,逐渐的把一些附近的乡村纳入了城区,重新进开发。洋湖这边也是如此,原本这边就列入了重新开发的计划当中,只是一直到前些年还没有着手。

  也是这一届的领导班子看重了洋湖湿地公园的潜力,准备把岳麓这边的拓展重心往南边再推,也就是现在的洋湖湿地公园这一块。

  hij三个地块虽然已经拍卖出去了。

  但是在拆迁补偿款这一些,却还没有全部谈拢。

  大部分村民都已经签了补偿协议了,随时都可以搬离,有的已经拿了搬迁费等等先行搬离了。

  而有的人,却还没有签。

  有些是属于观望,其次就是暂时没找到新的临时住所,或者对开发商那边拟定的临时住所不太满意,又或者是拆迁还没拆到这边来,所以先继续在家里住着。

  而有的,则是嫌补偿款不够,不答应签署,因此当了钉子户在闹。

  沈东梅这一家,就是这后者。

  沈冬梅一家,祖孙三代都住在这里。

  上有沈冬梅跟老伴。

  下有三个儿子,六个孙子。

  如今孙子也已经有十六七岁左右了,很快就要成年。

  沈冬梅这栋楼房原本是两层楼,一楼的房屋面积为140平方米,哪怕是算上二楼,加起来也才290前后。

  而拆迁补偿款这边,是按照房屋面积进行补偿的,而且补偿受益人是房产产权拥有者,也就是沈冬梅的老伴。

  星城洋湖版块这边的r2类住房,平均每平方米在6000-7000元左右。

  政府给予的拆迁补偿款为每平方7000元。

  沈冬梅老人这一栋二层楼房,总共可以拿到大约203万左右,这还不算搬迁费,安置费等等,算上这些,大概能拿到205万。

  而问题,就出在这里。

  203万。

  而沈冬梅老人是祖孙三代同堂,三个儿子,怎么分?

  不仅如此,孙子也马上成年,到时候也要成家立业,房子怎么办?

  沈冬梅的大儿子憨厚老实,跟二儿子一起在星城上班,平日间只有下班才回来,家里日常的事情都是让老三在这边处理。

  而三儿子则游手好闲,平日间就在洋湖一带混迹,三儿子的媳妇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听来的消息,说是乡下老房那边的拆迁,是按户头人口补偿的。

  也就是拆迁,不是按房屋面积进行补偿,而是按每一户里有多少人,按人口进行补偿。

  而这边,三个兄弟,怎么分这203万?

  而且这203万在星城也就只能买一栋房子,算上装修费用那种。

  而且,一旦这栋楼房被拆了,那么兄弟三人自然也是要分家另住的。

  毕竟城市里的高楼不同于他们现在的这种原本二层楼房。

  三儿媳就不同意安置费补偿协议,不同意按平方分配,坚决要求要按户头补偿,这样下来,每人都能分到更多的钱。

  事情就一直开始这样僵持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