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爱兵如子
p;萧贯却另有一番心思,想到难怪韩辅政权倾天下难以撼动,原来他不仅有太后厚宠、兄弟兵权还和耶律休哥打得火热。他又想起手里的案子,奚王私下亲自找他,送了一百两银子,要他判人是奚王失手打死的。他知道老王爷不惜花钱买祸上身为的就是将这个韩辅政一军。他心里对新法本就不满,又不敢驳奚王的面子,打定主意遵命照办。现在忽然觉得有些后悔,那银子无论如何不应该收,这个韩辅政恐怕没有那么好对付。

  两人心不在焉,忍受着浸骨严寒,大约过了大半个时辰才好不容易听到韩德让告辞道:

  “宋国王真乃天下干城,有宋国王在,何愁打不败宋贼。你这个检阅台位置不错,只是不挡风,我让工部派人来给这里搭个棚子,过几天皇上、太后还要来检阅你的军队呢。我们还有事,先告辞回去了。”

  三人回到辅政的议事大帐,一进门就感到热气扑面,温暖如春。中央一座大铁炉的烟囱直入庐顶,帐角还有好几只雕花黄铜炭盆,里面兽炭烧得正红。窗上放下油纸暖帘,透入的日光照得深深的大帐内部十分明亮。韩德让请一北一南两位司寇入座,命人上了茶,一边吹着热气,一边问道:

  “你们认为这件事应该怎么办?”

  仍旧是萧贯先说道:

  “这个案子的关键是,到底是谁打死了李浩。要是奚府家丁或者哪怕是王子打死的,就应该实行新法,不管是契丹人、奚人统一以汉法论罪,杀人偿命。但如果是奚王打死的,就有‘八议’中的议贵制度,应该入银抵罪,嗯,当然了,最多还有削官抵罪。”

  等他说完,王樵瞥了他一眼说道:

  “左夷离毕说得对,下官完全同意。但是在下认为这里面的难断之处并不在于是不是奚王打死的人。因为原告指诉,当晚在场的都是年轻人,根本没有奚王。再说这些纨绔子弟调戏良家女子,老奚王怎么可能在场。在下还听说,当晚奚王就在府中宴请北枢密,此事一问即明。这件事的疑点是:到底是王子还是家丁所为。”

  萧贯当即反驳:“王侍郎所说在下不能同意。你说的都是原告的一面之词,奚王有没有在场不能只听原告的,而奚王脾气暴躁,完全可能为了儿子挨打一时激愤出手误伤。小王子的牙被打掉了是事实。至于说在帐中请客的事,在下问过北枢密,他一口否认。说这话的人敢不敢出来作证对质呢。”

  韩德让刚才在演练场上一直在思考这件事,这会儿又听了二人述说,已经理出头绪,说道:

  “看来你们都认为不是这件事应该如何处置,而是人到底是谁打死的。搞清楚这个事实是你们两个衙门的事,为什么来找我呢。你们回去接着调查。查清楚了拿出处置办法,再报上来。”

  萧、王二人面面相觑,两个人心知肚明,这件事的关键就是奚王胡搅蛮缠,混淆视听,他们想把这个烫手山芋上交。没想到辅政不买账。辅政说得无可辩驳:搞清真相是两个衙门的正差,执政没有义务帮你们厘清事实。

  二人讪讪离去。王樵垂头丧气回到衙门,还没有进门就被辅政的一名随从追上,说道:

  “韩辅政请你回去。”

  又见了面,韩德让对王樵道:

  “刚才的话是说给萧贯听的,这个左夷离毕一定早就和奚王串通了。我知道你的难处,让你们两个衙门办这个案子既难合作也难弄清真相。所以你表面上还是和萧贯配合,但私下里我要你去做几件事:奚王和北枢密身边的人难以下手,你要从外围查。奚王不是一个无名小卒,到哪里都是前呼后拥,无数人伺候,不会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