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涿州失守
,让契丹军首尾难以相顾,一举夺回全部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土地。

  除此之外其实还另备了一路水军奇兵,由老将高琼统领,准备了一千艘战船,在雄州的界河上集结,打算出泥沽海口出其不意登陆平州。只是后来没有来得及付诸行动。

  为了这场规模庞大的战争,宋国皇帝已经秘密筹划了好几年。单是承担军需供应和运输的民工,就扩大到从七十个州府内征调。几乎动员了除去保卫京师和四方边疆的全部精锐军队,总数不下三十万。

  宋国和契丹之间的这场世纪大战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它的起因要归结于宋国的立国根本:“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宋国以战立国,平定了诸多小国、藩镇,建立了一统天下的国家。它认为自己的使命就是要收复所有应该属于它的地方。北汉的河东不在话下,还应该包括银夏,更不能没有燕云十六州。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第一次北伐契丹大败而归,便注定了还要有第二次。现在不光是它想要什么就必须得到什么的逻辑仍然还在,更埋下了一颗新的战争种子。就是不打第二次北伐,便不能雪洗赵光义头上的最大耻辱。要不是前几年忙着消灭内部对皇权的威胁,清除赵匡胤的儿子和兄弟,赵光义早就要在契丹少年皇帝刚刚登基,主幼国疑的时候发动这场复仇之战了。

  三月初,东路侵入新城和岐沟关的同时,中西两路军也出发了。骁将潘美和杨业率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出雁门关。遇到守关契丹军,一战而胜,接着就扑向最近的寰州。

  这座寰州城方圆不过十里,是山西五州中最小的一州。它从前属于朔州,只有在五代后唐时才成为独立一州。多少年后它又重新并于朔州。寰州刺史赵彦章是个年轻官员,并没有家眷子女在朝廷做人质。他眼看漫山遍野都是宋军,想想好死不如赖活着,并自我安慰道,投降了也能免去满城百姓遭殃。被包围的第二天就在城头竖起了白旗。

  宋军杀出关外,寰州被围,赵彦章投降。朔州节度使慎思得知后立即派人飞马到朝廷报信。三月十四日到达驼罗口的信使就是他所派出的。

  信使刚走,朔州也陷入包围。

  慎思登上墙头一看,眼中情形和赵彦章看到的一样。宋军好像潮水漫坡般无边无际。他手下的兵比寰州略多,但也不过两千人马。慎思出身契丹寒族,靠着贿赂爬上节度使的位置。他根本没有打过仗,只在城头看了看就吓得胆战心惊。心想,守住这座小小城池好比螳臂挡车。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人。于是对节度副使赵希赞说道:刚刚派人去朝廷送信报告寰州失守,现在又轮到朔州危急。咱们寡不敌众,这一次我要亲自去朝廷报告并搬取救兵。我带两百人突围而走,这余下的两千兵马留给你来指挥。说完不管赵希赞同意不同意,立即带着亲兵冲出北门。趁着宋军的包围还没有完成,找了条小路逃了出去。城中守军见节度使跑了,再也无意拼命抵抗。军官和士绅们都要求投降。赵希赞一家老小都在南京老家,本想拼上一死做个烈士,搏个封妻荫子也值得。可是无人听命他也没有办法,又舍不得自尽,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手下军士将白旗插上城头。其时距寰州投降仅仅只有不到一天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