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随意
��且与什么中秋、爱静不沾边,那他就只能以后世现代的散文诗应对了。

  因为赋这种东西,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它似诗似文的特征,与现代文学中的散文诗有些相像,但却不想散文诗那样,或韵或散,而是必须押韵,这是赋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个主要特征。

  赋是以“颂美”和“讽喻”为目的的一种有韵文体,这种有韵文体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就是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虽然对于后世的现代人来说,赋远不及诗词那样脍炙人口,但在古代,特别是在汉唐时期,赋比诗牛x,不然也就不会有只作赋而不写诗的文人,而没有只作诗而不写赋的才子了。

  不过赋这种文体,从汉代开始在存在了一千多年以后,到了宋代就衰歇了,等到了宋以后的明朝,已经很少有人写赋了。

  既然赋这种东西已经不流行了,都没啥人写了,那为什么安陆举行的这个诗文大会还要设置赋关呢?

  答案是,为了要兴赋,也就是想振兴赋这种文体,可这个目标何其远大啊,又岂是随便组织一拨人,写上百首赋就能达到的,还差的极、极、极远呢!

  既然这赋关没有了题目,可以随意赋任何事物,那李缙现在就有两个选择了,这应对之作,是剽窃那首《中秋爱静赋》好呢,还是剽窃一首后世现代的散文诗好呢,他犹豫不决,提笔想了半天,最后他还是决定剽窃那首《中秋爱静赋》,毕竟它才是真正的赋嘛。

  在做出了决定之后,李缙立刻就动笔了,他不快不慢,刷刷点点,把那首《中秋爱静赋》默写在了纸上。

  那首《中秋爱静赋》是这样滴:何造物之纷纭兮,鼓群动而不息;肆黄尘之苍莽兮,禅昏旦以无极。仆性好静,倦鸟不怿。思就简以涤繁,抑屏*而处寐。值此荷香既邈,林荫方浓,喧不却而已去,凉不乘而自生。斯时也:赤曦落焰,皓魄增明;长空雁唳,芳卉蛩鸣;听砧杵之凄切,慨时序之凋零。是夕云闲风静,气肃天空,独坐庭除,性适情融。少焉入室,危坐垂帘。一影相对,四壁萧然,度香篆于户外,挑青灯于砚端。退浮器,驱沉烦。弄江淹之笔藻,娱薛稷之墨澜;写孤踪于倒侧,理寄别调于彤管。忽澄怀而有会,复落笔而安闲。余兴未已,复歌其后。歌曰:丹田瘦兮青山迥,潦水收兮寒潭澄,侣无人兮独对青灯。览时物之空明兮,托天地之幽清。

  这二百多字写的是什么呢?用一句话就能说明白了,那就是——我喜欢一个人待着做自己的事情。

  李缙写完这首赋,随即读了一遍,检查了一下有无错漏之处,跟着他放下了手中的毛笔,起身就去附近的铜制大炭盆旁边烤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