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 考校(下)
  江宁学堂中,欧阳伦看向宁泽,一脸疑问:“你还懂算学?”

  “只是略懂而已,这些孩子都是商户之子,算学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小生这才特地开了这么一门课。”宁泽回道。

  想着已经到了中午,宁泽没想到欧阳伦会这个点过来,如今他一个人在学堂,自然不会下厨做饭之类的。最主要这时代都是烧柴禾,石炭还远未普及,所以他也觉得麻烦,大多时候都是到不远处的小餐馆胡乱凑合一顿。

  太守欧阳伦倒是想得周到,早已让人准备了食物,竟是直接从马车里拿了出来。

  宁泽也不客气,落座之后,两人边吃边谈。

  “听东文说你之前与他说起科考之事?”欧阳伦开口道,他说的东文,自然就是学政范责己。

  宁泽停下了筷子,点头道:“学政大人当时让我入他门墙,小生另有想法,所以并未答应。”

  “哦?不知是何想法?”欧阳伦疑问道。

  “呵呵,也没什么。”他自然不能直接说仪朝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只是简单敷衍道。

  “看来你还是对老夫有所隐瞒啊。”欧阳伦看了看他,有些不满。

  “大人说哪里话,小生岂敢。”宁泽连忙道。

  ”既然不敢,又为何不说?“

  宁泽顿了顿,想了一下,而后道:“当日小生曾问及范大人对于仪朝科考的看法,范大人所言虽是无错,但在小生看来,实在是太过空泛,另则小生对于科考一事,暂时也没有什么想法,这才斗胆拒绝。”

  “原来如此,听你的意思,似乎对我朝如今的科考有些想法?你且说来听听。”欧阳伦看了看他,示意道。

  “既然大人问起,那小生就恭敬不如从命。”

  “但说无妨,今日我来,就只带了阿福这么一位随从,自然是以私下的身份与你见面,你大可不必将我当做太守对待。”欧阳伦点点头,说道。

  “据小生所知,如今我朝的科举,承袭前朝,分常科、制科和武举三项。然而“重文轻武”,所以对礼字诗词四类尤为重视。其中又以进士科为第一。这才有了祖谦先生那句‘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的话。”

  “礼圣所言当然有道理。”欧阳伦看了看他,表示同意。

  宁泽所说的祖谦先生乃是仪朝最著名的礼学大家,更是范责己的老师,仪朝礼学奠基人,当今十大名门望族之首的宋家之主。

  宁泽继续说道:“本朝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分别为县试、省试以及殿试。中间虽有改革之举,比如为防徇私舞弊,施行糊名誊录之法,但是到得如今,此法多已流于形式。更重要的是,在小生看来,以礼字诗词取士,实在有些荒唐。“

  宁泽的话其实有些偏颇了,主要还是他以后世的眼光去看这些问题,如今仪朝虽重武轻文,科举制度上也有一些毛病,但远未达到荒唐的程度。

  欧阳伦听他话说得有些重,先是愣了一下,觉得此人太过狂傲,心里不由觉得或许范责己说的有些道理。脸上并未表现出来,而是沉吟了一下,说道:“本朝虽以文为重,礼字诗词更是科举之重,施行这么多年,到如今也算得上是人才辈出,寒门士子能以科考作为上升渠道,入朝堂,辅明君,如此公平之法,有何荒唐?”

  宁泽听他反驳,不由说道:“此法看似公平,然而并不公平,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