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能力强化
  随着吴州一套播放,杨帆这个名字出现在各大媒体。在这个信息时代,任何大小事件,都会在十分钟内传遍地球村。

  互联网门户网站,比传统纸媒敏锐度高一筹,首页上,同时打出新闻推广。

  “吴州高中生推演哥德巴赫猜想。”飞度新闻。

  “论尖子生是如何练成的?”网难新闻。

  ……

  视屏网站也不差,首页打出大大的广告,还加上部分奇异的标题。

  “心算能力,没有最强,只有更强”

  “当代高中生的文字,吊打半数华人。”

  “游戏帝,来比比手速。”

  以上视屏转自吴州教育网。

  吴州教育局,手脚很快,经过三小时磋商,结果明朗。原件由附中保存,其他机构,可以复印,但必须说明非原件。

  激光扫描原件,加上考场视屏,第一时间发布到教育局平台,各大互联网企业,纷纷转载。

  吃瓜群众惊奇,对数学理论揣摩研究,对字体比较,更对手速大肆羡慕。

  视屏上传一小时,弹幕无数。

  “不就是1+1吗,最无聊的就是把简单的搞复杂。”

  “前面请多读书,不用谢。”

  “这个字有点意思,快赶上我小学了。”

  “其实我幼儿园时就能写,好久不练才废的。”

  “没人关注手速吗?狂撸……吊……炸天。”

  “前面兄弟,吊……炸天这个词汇用地好。”

  ……

  这个就是吃瓜群众的娱乐方式,可能心里佩服,可能觉得逼格特高,真轮到自己说话时,必须歪楼,必须污一下,否则心里难受啊。

  也有很多正面评价。

  “亮瞎眼,高中生啊,要不要这么牛b。”

  “本科数学学霸,表示看不懂。”

  “光这手字,可以去参加书法比赛。明明可以靠艺术吃饭,为什么好要靠头脑。”

  “手速党表示不服,来lol。”

  “果然是别人家的孩子,如果是我同学,一定要揍他一顿。”

  “前面和我想法一样,今天被父母比较了十几次,操。”

  学术界,大能同样接到风声,下载文件,在电脑慢慢揣摩,跟上思路,在最后一段停顿,胸口如被人一拳击中。

  “这个学生基础异常扎实,好像看到了陈景润大师的影子。”

  “三素数与例外集合还是行不通,还是要走殆素数的老路。”

  “为什么要留下遗憾,为什么不继续做下去。”

  “华人数学世界,五十年等待,就这样完结,可惜,太可惜。”

  哎,等等,这个学生是高中生,竟然还是高中生,有没有搞错,难道自己几十岁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不对,高中生好啊,高中生妙啊,如果先拜入自己门下,再给他几年,那么以后当做完成了,自己做为老师,能沾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