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茶坊小憩
br />
看到赵德芳应允,钱惟濬微微松了一口气,神色似乎很是愉快。这时,种师成却疑窦丛生、紧张起来,“这家伙那么开心干嘛,而且为啥非得提出要跟我骑一匹马?”他在心中暗暗嘀咕,“这吴越国世子,生在温柔水乡,混不似我中原男子般粗犷、豪放,反而斯斯文文、细皮嫩肉的,该不会有男风之好吧?!”有念及此,种师成打了一个冷颤,同时,浑身上下顿时起满鸡皮疙瘩。
看到种师成一个冷颤,赵德芳讶道:“你这家伙怎么了?”
种师成虚道:“早上有点冷,有点冷”。
“好了,启程吧”。
~~~
赶了半个多时辰的路,驿道边渐渐有了些人烟。“终于看到一个集镇了,殿下,我们休息一会儿吧”,种师成提议道。
“嗯,我觉得好啊,赵公子您说呢?”钱惟濬说道。
听到种师成呼“殿下”,赵德芳差点准备应声,幸好一个激灵,才想起现在自己只是赵越赵公子而已,“殿下”这个称谓,跟自己再无关系,种师成喊的只可能是与他同乘一骑的钱惟濬。
“前面集镇口有个茶坊,那我们坐下来,吃点东西吧”,赵德芳答应道。
~~~
种师成栓好马,大马金刀地坐下,便呼道:“小二,有什么好吃的,快点上啊”,说完,对着赵德芳、钱惟濬不好意思笑道:“最近总吃干粮,实在是咽不下去了”。
小二麻利地给他们仨倒好茶水,然后询问道:“各位客官,想吃点什么?”
“酱香牛肉、鲜蹄子脍、鸳鸯炸肚、麻脯鸡脏、螃蟹清羹,先各来一份”,种师成馋道。这些天,可把他憋坏了。
钱惟濬刚想说:点这么多,就我们三个人,吃得完吗?话还没出口,便听种师成快意道:“俺的,点好了,你们想吃点什么,也赶紧点吧”。合着刚才点了这么一堆,而且还都是大鱼大肉,只是他一个人的份量。
钱惟濬目瞪口呆地望着种师成,种师成却望着同样目瞪口呆的小二,“你发什么愣啊,俺刚才点的,你都记下了吧?”
“记是记下了”,小二歉意道,“只是客官您点的,小店一样没有”。
“什么?!”
“客官见谅啊,小店只是鄙镇的一个小茶坊,除了茶点,就只有一些简易的热食,您要吃的那些,恐怕要进州府才有了”。
“那你们这有些什么呀?”
“回禀客官,辅食有笋脯、蕨丝”,小二细数道,“主食有炊饼、蒸饼、汤饼、烧饼……”
“不要说‘饼’了”,种师成打断道。这些天,他就是天天在吃饼度日,虽然作为干粮的饼是冷的,这茶坊提供的,好歹是热的,但热的,那也还是饼啊。种师成无奈道:“除了饼,还有别的吗?”
“还有槐花麦饭、馉饳”,小二弱弱地说道。馉饳,即后世被称为抄手、馄饨或云吞的面皮包馅的东西。
“那就馉饳吧”,种师成失望道,“好歹有点汤”,这些天不断吃饼,天天噎得他白眼直翻,听到“饼”字,他都有些害怕了。虽然,小二提到的一大堆“饼”,其实也并不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干巴巴的饼类,例如其中的“汤饼”,其实跟饼完全扯不上关系,而是一种面条,只是宋人习惯于如此称呼罢了。当然,这并不影响种师成因为“厌饼”的情绪,而将它们纷纷厌�
看到赵德芳应允,钱惟濬微微松了一口气,神色似乎很是愉快。这时,种师成却疑窦丛生、紧张起来,“这家伙那么开心干嘛,而且为啥非得提出要跟我骑一匹马?”他在心中暗暗嘀咕,“这吴越国世子,生在温柔水乡,混不似我中原男子般粗犷、豪放,反而斯斯文文、细皮嫩肉的,该不会有男风之好吧?!”有念及此,种师成打了一个冷颤,同时,浑身上下顿时起满鸡皮疙瘩。
看到种师成一个冷颤,赵德芳讶道:“你这家伙怎么了?”
种师成虚道:“早上有点冷,有点冷”。
“好了,启程吧”。
~~~
赶了半个多时辰的路,驿道边渐渐有了些人烟。“终于看到一个集镇了,殿下,我们休息一会儿吧”,种师成提议道。
“嗯,我觉得好啊,赵公子您说呢?”钱惟濬说道。
听到种师成呼“殿下”,赵德芳差点准备应声,幸好一个激灵,才想起现在自己只是赵越赵公子而已,“殿下”这个称谓,跟自己再无关系,种师成喊的只可能是与他同乘一骑的钱惟濬。
“前面集镇口有个茶坊,那我们坐下来,吃点东西吧”,赵德芳答应道。
~~~
种师成栓好马,大马金刀地坐下,便呼道:“小二,有什么好吃的,快点上啊”,说完,对着赵德芳、钱惟濬不好意思笑道:“最近总吃干粮,实在是咽不下去了”。
小二麻利地给他们仨倒好茶水,然后询问道:“各位客官,想吃点什么?”
“酱香牛肉、鲜蹄子脍、鸳鸯炸肚、麻脯鸡脏、螃蟹清羹,先各来一份”,种师成馋道。这些天,可把他憋坏了。
钱惟濬刚想说:点这么多,就我们三个人,吃得完吗?话还没出口,便听种师成快意道:“俺的,点好了,你们想吃点什么,也赶紧点吧”。合着刚才点了这么一堆,而且还都是大鱼大肉,只是他一个人的份量。
钱惟濬目瞪口呆地望着种师成,种师成却望着同样目瞪口呆的小二,“你发什么愣啊,俺刚才点的,你都记下了吧?”
“记是记下了”,小二歉意道,“只是客官您点的,小店一样没有”。
“什么?!”
“客官见谅啊,小店只是鄙镇的一个小茶坊,除了茶点,就只有一些简易的热食,您要吃的那些,恐怕要进州府才有了”。
“那你们这有些什么呀?”
“回禀客官,辅食有笋脯、蕨丝”,小二细数道,“主食有炊饼、蒸饼、汤饼、烧饼……”
“不要说‘饼’了”,种师成打断道。这些天,他就是天天在吃饼度日,虽然作为干粮的饼是冷的,这茶坊提供的,好歹是热的,但热的,那也还是饼啊。种师成无奈道:“除了饼,还有别的吗?”
“还有槐花麦饭、馉饳”,小二弱弱地说道。馉饳,即后世被称为抄手、馄饨或云吞的面皮包馅的东西。
“那就馉饳吧”,种师成失望道,“好歹有点汤”,这些天不断吃饼,天天噎得他白眼直翻,听到“饼”字,他都有些害怕了。虽然,小二提到的一大堆“饼”,其实也并不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干巴巴的饼类,例如其中的“汤饼”,其实跟饼完全扯不上关系,而是一种面条,只是宋人习惯于如此称呼罢了。当然,这并不影响种师成因为“厌饼”的情绪,而将它们纷纷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