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9 章
微颤抖,不明白为何对方一个人,却带来这么大的压迫感。

  一想到胯下还热乎乎的,元载的耻辱和愤恨便交替涌现。

  一定得杀死他!一定得杀死他!

  可就在这时,一个信使匆匆送来一封信,说是来自中书省的三羽文书。

  元载一听居然是凤阁发的,颇为奇怪。

  他接过文书一看,不由得愕然。

  这份文书并没指定收件人,是在一应诸坊街铺等处流转广发。

  信使恰好见到这里聚集了大量旅贲军,也符合递送要求,便先送了过来。

  文书的内容很简单:针对张小敬的全城通缉令暂且押后,诸坊全力缉拿蚍蜉云云。

  而落款的名鉴,除了李林甫外,还有李亨。

  这两股势力什么时候联手了?

  张小敬是不是真的勾结蚍蜉,元载并不关心。

  但他的一切筹划,都是建筑在“张小敬是蚍蜉内jiān”这个基础上。

  一旦动摇,就有全面崩盘的危险。

  目前情况还好,通缉令只是押后,而不是取消。

  可冥冥中那运气的lún盘,似乎开始朝着不好的方向转动。

  这种感觉非常不好。

  这时院门又“砰”的一声开启了,张小敬再度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

  士兵们和元载同时咽了口唾沫,身子又紧绷了几分。

  张小敬这次手里没有拿刀,他面对那么多人,全无躲闪与畏惧,就那么坦然地朝前走来。

  元载知道,如果现在下令放箭,眼前这个噩梦就会彻底消失。

  可是他始终很在意文书上那两个签押。

  李林甫和太子为何会联手?通缉令的押后,是否代表了东宫决定力保张小敬?凤阁的态度呢?似乎不太情愿但也妥协了。

  他天生多疑,对于政治上的任何蛛丝马迹都很敏感。

  元载思前想后,忽然意识到,张小敬不能杀!

  这是个坑!文书里明确说了,要先全力追查蚍蜉。

  他在这里杀了张小敬,就等于违背了上令。

  万一蚍蜉做出什么大事,这就是一个背黑锅的绝好借口——“jiān人得逞,一定是你的错,谁让你不尊上令?”

  这不是什么虚妄的猜测,元载自忖自己如果换个位置,一定会这么干。

  一想到此节,元载那宽阔的额头上,又是一层冷汗。

  自己今晚太得意了,差点大意。

  那么生擒呢?

  元载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一看张小敬的决绝气势,就知道绝不可能,要么走,要么死,不存在第三种可能。

  元载经过反复盘算,发现只有把张小敬放走,风险才最小。

  毕竟这是上头的命令,我只是遵照执行。

  张小敬目不斜视地朝前走去,士兵们举起弓弩,手腕颤抖,等待着长官的命令。

  可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