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4 章
p; 北竹细瘦,刀法内收,而且不少碎片边缘有两层断痕,这是切不得法,只得再补一刀的缘故,大概是朔方一带的匠人所为。”

  他不愧是名匠,一眼就读透了这些碎片。

  可是张小敬略感失望,这些消息对阙勒霍多没什么帮助。

  “那么这个呢?”他把鱼肠掉落的那枚竹片也递过去。

  他略看一眼,便立刻侃侃而谈:“外有八角,内有凹槽,你看,竹形扁狭,还有火灼痕迹,这是岭南方氏的典型手法,又吸收了川中林氏的小细处理……”整个大唐的工匠地域特点,晁分都jīng心揣摩过,这些东西在他面前无从遁形。

  “这个和那些碎竹头,有什么联系吗?”

  “我只能说,跟那些散碎竹片结合来看,它们都是做某种大器切削下来的遗料。”

  “能看出是谁切削的吗?”张小敬觉得这事有戏。

  晁分看了他一眼:“长安工匠数万,我又不是算命的,怎么看出来?”张小敬一噎,知道自己这个要求确实过分了。

  他若真能一眼而知手笔,干脆当神仙算了。

  晁分缓缓开口道:“不过我倒能告诉你,这是干吗用的。”

  他吩咐学徒取来两截原竹,随手拿起一柄造型怪异的长刀,咔嚓咔嚓运刀如风。

  张小敬和伊斯看去,落在地上的碎竹片,和带来的碎竹形状差不多。

  过不多时,晁分手里,多了一个造型怪异的竹筒,两头皆切削成了锯齿状,可以与另外一个竹筒彼此嵌合,甚至还能转动。

  仅仅只是看了几片竹片边角料,晁分就能倒推出制造的东西,真是惊为天人。

  “这能干什么用?”

  “这是麒麟臂,可以衔梁接柱,驱lún挈架,功用无穷。

  据我所知,整个长安只有一个人的设计,需要这么jīng密的部件。”

  晁分手抚竹筒,感慨道,“也是我唯一还未超越的人。”

  “谁?”

  “毛婆罗的儿子,毛顺。”

  毛婆罗乃是武周之时的一位高人,擅丹青,jīng雕琢,在朝中担任尚方丞一职。

  梁王武三思为巴结武后,和四夷酋长一起上书,请铸铜铁天枢,立于端门之前。

  而这天枢,便是毛婆罗所铸。

  毛婆罗的儿子毛顺,比乃父技艺更加jīng妙,在长安匠界地位极高。

  只看晁分的赞叹,便知这人水准如何。

  张小敬也听过这名字,心中飞速思索起来。

  之前他一直困惑的是,蚍蜉打算拿失踪的石脂做什么用。

  现在听晁分这么一说,恐怕这个用处,与毛顺的某个设计密不可分。

  只要抓住毛顺,用意也便昭然若揭。

  他连忙问道:“大师觉得,这是用在毛顺的什么设计上?”

  晁分道:“毛顺得天眷顾,兼有资材,深得圣人赞赏。

  今年上元,他进献了一座太上玄元大灯楼,用作拔灯之礼。

  这楼高逾一百五十尺,广二十四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