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父子夜话
�爹,外人听到咱们父子之间的对话,怕是要取笑上一番了。”李阎浮也笑了起来,他拿起桌上的水壶给李思泉又倒了一杯水。

  “让他们笑去好了,他们也只敢在私底下议论议论。要知道,皇上曾经在朝会的时候亲口夸奖过你,有诗为证,且听为父诵来:男儿当如李晨曦,万里单骑镇海西。少年发奋时未晚,元榜留名人皆知。”李思泉得意洋洋的说道。

  “这诗是皇上所做?”李阎浮忍不住问道。

  “那当然,爹还会骗你不曾?”李思泉越说越发得意,“满朝王公大臣,长安勋贵名门,谁不知道你李阎浮已经简在帝心。”

  “天威难测,事事还是得小心谨慎才对。”李阎浮摇了摇,不是很认可“简在帝心”的说法。

  李思泉拿起水杯又喝了口水,然后才对李阎浮说:“这个态度是对的,爹说说可以,你切不可自满。”

  “孩儿省得。”李阎浮微微点头。

  “关于你大兄被害一案,你如何查案?如何追凶?爹都没有什么好教你的。”李思泉看着李阎浮说,“爹能想到的,你已经都想到了。爹没想到的,你也想到了。总之诸事种种,如何拨开迷雾见明月,就要看你的本事了。”

  “现在线索太少了,还要多方查证才可。”李阎浮说道。

  “那就去查。总之不论涉及到谁,这件事情都必须给我们岐山派一个交待。真的你爹我这个大唐国师是白当的,把手都伸到了我们岐山派弟子的身上了,那就不要怪我们把这只手斩断。”李思泉正色的说道。

  “这点孩儿心里有数,大兄不会就这样白白牺牲。”李阎浮也严肃的说道。

  “爹提醒你一句,你一个人在海西时,做许多事情都要顾及万千,各方利益不敢轻易触碰,因此办事查案必须找到线头才能破解。从手法上来说,这固然是好的,但也未免有些小家子气。”李思泉指了指自己,接着说道,“记住在大唐,站在你身后的是你爹我,是咱们李家的老祖,更是岐山派诸多英魂。只要咱们自己做事问心无愧,对得起大唐,对得起皇上,管他们什么豪门利益和世家纠葛!怀疑了就直接上门查。太史局监察天下所有修士和异类,职权上你完全可以先抓了再说,有问题就继续审,没问题就放人。”

  “爹,这有点太粗暴了。”李阎浮回应了一句。

  “粗暴什么?你爹我当年就是这么查案的!”李思泉吹胡子瞪眼地说道,“一力降十会,知道吗?不然像你这么查,黄花菜都凉了。”

  “爹,你刚才可说过了,孩儿如何查案,如何追凶,您可都不过问的。”李阎浮用李思泉的话反将了一军。

  “怎么?老子管儿子,也需要你爹我去请一道圣旨吗?”李思泉开始耍无赖,这两位父子之间的相处方式,还真是与大唐其他世家不同。

  “不敢,不敢。您管我天经地义,无可厚非。”

  “这不就好了吗!少废话,总之你大胆去办,一切你爹我都给你兜着。”李思泉说着说着,似乎觉得自己什么地方说得不对,连忙补了一句,“就算你爹真的兜不住了,还有皇上给你兜着。”

  “是,孩儿明白。简在帝心嘛。”李阎浮无奈的说道。

  “知道就好,我的孩儿果然一点就透!哈哈。”李思泉说完这句,摆摆手转身走出了李阎浮的房间。李阎浮站了起来,拱手行了一礼,看着李思泉的身影渐渐消失。父亲的话,李阎浮虽然不是完全认同,但也给了他破解谜团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