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沮阳(上)
  天空阴云笼罩着,虽说阴雨在半个时辰前已经停了,但显然还没有下得尽兴,一座城池屹立于起伏的地形间,在这阴沉的天气下显得有些有些阴森。

  沮阳,为小县,约六千户人,人口不过两万余,战国后期,燕国设上谷郡,沮阳就成了上谷郡的郡治。

  上谷郡作为旧时燕国都城蓟县的西北屏障,也是燕国第一个北地西郡,沮阳县是十分具有战略性的一座城池,在战国时期,赵国夺取上谷郡西部土地,沮阳就成为了燕国防卫赵国的重要城市,甚至在沮阳西部两百里的地方修建了长城。

  沮阳虽说因为某些原因荒废了,到了二十一世纪只是一个古村,但其历史地位还是很高的,上谷郡作为防卫北方少数民族的屏障,曾经有很多人在此地建功立业,最著名的莫过于西汉初名将周勃在沮阳剿灭蓟王卢绾的叛军。

  从三国时期,上谷郡治迁移到居庸后,沮阳才逐渐失去战略地位。

  上谷郡守名叫周通,沮阳县长名叫张轲,城内可调拨的青壮年约有八千人,不过其中有两千人在上谷关戍边。

  原本上谷郡是有八千户人的,但十年前有三千青壮年被抽去修长城和阿房宫以及帝陵去了,就连现在都还有一千多人在修直道,现在沮阳内的常备郡兵不过只有两千人。

  赵凡看着沮阳高约四十尺,长达二十丈的城墙,心中感慨着古人的建筑智慧。

  或许四十尺高的城墙并不算特别高大的城墙,但也有八到九米,在后世已经接近三层楼了,要知道城墙中每一块条石都是用粗糙的工具打磨出来的。修建这么一个城墙,起码得动用上千劳动力工作一年。

  赵凡他们所在的地方是北城,进出人口并不多,赵凡吐出一口气,被淋了半天的雨,又长途跋涉了这么久,人马都有些吃不消,于是迫不及待地向城中走去。

  相比上谷关的军队,沮阳的守城士兵显得更为懒散,所以自己很轻松地就进入了城池。

  城中是不能骑马的,赵凡只能牵着走,因为是阴雨天气,城中来往的人也不多,就连集市都只有卖柴火的店面开着。

  找一家客栈还是很容易的,住进去后,赵凡令伙计拿了几件衣服,又洗了个热水澡,这才下楼去吃饭。

  李四刚换洗衣服过后就回到自个儿家里去了,两年多没有见到一家老小,说不担心是假的。

  “公子,要点些什么菜?”伙计眼尖得很,见赵凡从客房里出来,联想到这些人风尘仆仆、浑身湿透的样子,想来这些人都还没吃过饭,这对于客栈来说也是一笔大生意。

  赵凡也是饿坏了,找了个位置坐下,道:“一壶烧酒,半只羊羔,嗯,有大饼也给我来两个,按照这个标准给那些兄弟也送一些。”

  “喏。”伙计领命,正要离去,赵凡的声音又传来,“叫你家主人过来一谈。”

  煮食还有一趟,伙计害怕赵凡饿了不满速度,只好先上了酒和一些腌菜,还有大饼。

  这家客栈的主人名叫姜武,年纪看上去只有二十来岁,虽然在这燕云之地,却是一副齐人的打扮。

  “可是公子唤我?”店主身高八尺,五官柔美,上下透露着一股柔和的气质,这是这个时期典型的齐人所有。

  “还请入座,未请教名讳,在下赵凡,邯郸人。”赵凡连忙客套一句。

  男子打量着赵凡,发现后者虽然比自己还要年轻,但身上有一股杀气,虽说赵凡内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