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十分凑巧
��无终山脉充当了辽郡的一个屏障,东海则与无终山脉遥望相对,充当辽郡的另一个屏障。因此,辽郡的陆地进入口一是幽郡,一是东原,六扇门针对幽郡的突袭布防,主要集中在“平冈关—下丘关—上牟关—中黎关—左阳关”,形成“五关锁门水火双罡阵”。

  “五关”的建设已经接近尾声,五关卫的来源是辽盟,辽盟是辽郡本地江湖人士整顿而成的,算是辽郡人自己的盟。苗人风的主要精力是放在辽北与六扇门,辽盟的高层则是辽郡郡公申琛,原四大派的倚喜素、吕青霜、福满楼、阎一川、洪十五(辽北绿林)等等十八人组成的。

  辽盟(宗)是独立的宗派,宗主自然是苗人风,但财政、人事等等都是独立,与六扇门之间的生意来往也是账目清晰的。“五关”的建造,武卫的挑选、训练等等,都是辽盟出资的,可以说,辽盟主导辽东,六扇门主导辽北,彼此呼应,形成辽郡的整体防御。

  至于防备谁?这个大家目前还不知道,但都清楚大动荡时代已经到达,不管是自保还是有所图,都需要下本钱的,当个守财奴的结果就是什么都失去。

  六扇门的主要资金来源一是无终山脉的特产,一是内力枪制造工厂、丹药制造工厂及装备制造工厂,其实全都是依托无终山脉形成的产业链。可以说,无终山脉的资源不枯竭,六扇门就没有破产的后患,只在于赚多赚少的问题。

  辽盟的资金来源一靠六扇门的产品,以成本价收来后进行商业运作,一是靠海,不是海运,而是养殖海兽。依靠天然的东海北域优质的水源,以及品种较多的海兽(没有武字就不是武兽),辽盟能做到自给自足的地步。

  弟子(武卫)的培养是非常消耗资源的,在弟子们还没有成长起来时,宗派都是在付出的,而弟子成长起来后也不一定会留在宗派,出师自奔前程的事情也是常有的。宗派自然不是完全无私的,想要出师就必须替宗派办事,也就是赚足宗派贡献度,消耗掉的贡献度是不算的,在出师时,就会清掉满足出师的贡献度。

  当然,在资源消耗上,宗派仍然是大于收入的,弟子的出师也算是最大的损失。

  宗派的兑换仓库一般有两处,一处就是存放在钱庄里,一处则是在总部,有的兑换品,系统会直接送到弟子手上,有的则需要自己去取。一个宗派的实力够不够强悍,除了看宗派的武力值外,就是看贡仓的厚实度。

  苗人风之所以穷,就是把自己的大量收藏放进了贡仓,但他也不是吃亏的主,六扇门半官半武的性质决定它的贡献度具有两面性。一是贡献度,一是功勋,苗人风把自己的收藏品上缴给贡仓,有两种选择,一种就是转为六扇门贡献度,一种是转为六扇衙门功勋度。

  当然,苗人风能用朝廷功勋从朝廷那里兑换物资,朝廷的从业人员也可以从六扇门衙门兑换,为了杜构朝廷同僚们跑六扇门兑换,六扇门与辽盟在辽郡的排查极为严厉。凡是拥有朝廷正式编制的人员,都不准备进入六扇门的总部白登堡,这让很多公务猿玩家们大感不满,可也无可奈何。

  苗人风从朝廷兑换到大量的制式装备,倒手卖给辽盟装给武卫,赚到了其中的差价,但事实上,他上缴给六扇门贡仓的资源都是先天阶以上的,钱是无法弥补这些资源的稀有,所以,苗人风实际上是亏本的。

  辽北的防线其实是很难构筑起来的,它面对的是广阔的平原及东原,苗人风发挥自己喜欢堡垒的恶趣露味,沿线不断建造堡垒,它的作用其实就是烽火台的作用。然后就是修路,修路的劳力全都是武兽,武兽确实是最好的农民工,路修的又快又好,这也使得辽北的武兽数量激增。

  在别的地方,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