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酒肆
  紧跟其后的蒙骜,听见子政的声音,连忙快步上前,双手并排,大指微曲,手抱圆形,高度缓慢降低,头微低,路过众人,丝毫不因蒙骜的举动而停步片刻,不时用眼角的余光,看着街道旁,服饰奇特的一行人。

  “王上,治国之道,臣下不如陛下思虑周远,若说治军之道,臣下还可道出一二,此前,与王谈论商君之术,实乃道听途说,吾王因知晓我素来骁勇,熟读兵法,却无处理朝堂之能,故与魏国信陵君一战后,便一直深居简出。”

  极其谦虚的蒙骜,对着子政回答,此时、蒙骜的心中十分清楚,子政需要的不是自己的解答,而是、多了解秦国的现状,从而发挥其心中所想,继而造福百姓,对于自己面前的这位君王,极度认同,虽将当时商君变法时的景象与他说出,毕竟、年龄以及生平的阅历摆在那里,故此,并没多言,拿捏有度的看着一脸迷茫的子政。

  子政似有所思,似有所获,全然不顾自身形象,像是撒起脾气来一样,一屁股重重的坐在地上,华服皆贴于地,双腿弓形,双手抱腿,头放于膝上,像极了一个做错事的小孩,周围数十名厮人,带着惊讶的表情看着子政做完那些动作,才反应过来,在他们眼中,王是高大的,应该有自己的礼节,不因如此,从而给他们心里给予沉重的打击,凭借多年宫闱的闯荡,反应过来后,纷纷树立人墙,将其用身体挡住,背对子政,形成一个圆圈,将蒙骜也圈在里面。

  着眼望去,子政数人恰好位于一家酒肆店前,因地处街道一旁,在自家店铺一旁,高挂酒字旗,酒肆内尽皆人声鼎沸,吵杂声或许不再那般微小,却尽皆含蓄而言,极有分寸,人墙数人,要不起眼,实属难如登天,随着这样一个人墙的形成,在人群中极度扎眼,不少人选择了围观,厮人们欲驱逐众人离去,蒙骜挥手致意,便不在理会周围的口舌。

  酒肆内的人,均吃吃喝喝,眼神向外观望,似打量,似分析,似好奇,如同看热闹一般,饶有兴趣的像是等待着某一件事的降临,期待着对决的场面。

  此刻,这间酒肆的坊主,听闻自家小厮,说出店外数人围绕,客管进不来,也出不去,在柜台前还在执笔今日的出入,停下手中的动作,将笔放置砚台一角,行至柜台出口,掀开与桌同面之板,打开那如同禁地似的挡板,走出柜台,随之将其归为原状。

  走出来的坊主,身着细衣,似比下方吃喝之人,高一档次,头顶长帽,余下寸许,如凹槽一般,直达帽边,像极了一张纸,只不过可以打开,容下一个小小的脑袋,帽顶之处与两侧,密不透风罢了。

  似视死如归,看向店外诸人,心中又极具胆小,却又无可奈何,顶头而上,面对眼前未知的一群人,加上自家需养家糊口以度日,心中更是百般纠结,特才上前询问一二。

  走走停停,一步一顿,口中却是喃喃自语:“此群人因何而挡,要是此间内,寻仇之人,误杀于我,岂不是赔本的买卖。”

  极其像一个生意人,在生死之间,为自己的未来,做一番计较,以免吃亏上当,随即转头,嘴角似有一丝阴谋的笑容,看向与自己通报的小厮,用手示意,其迈步而来。

  善于察言观色的小厮,嘴角中生出一丝苦笑,摇着头,似如先前坊主一般,举止艰难,头皮发麻,带着喃喃自语,似在向天祈祷一般,子政一行人,立即离去,小厮一步一顿的缓慢靠近,眼角余光不时的扫向店外,却眼神直勾勾的看着这样一位机敏无比的坊主,心中似生怒火,似想起,其双方家中均有高堂,下有妻儿,终日、以此糊口,似下定决心,似怨恨老天不公,走向其前。

  “坊主,有何事。”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