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革新战法
上,那是一次诸兵军协同作战之典型战例。

  特别是车兵,在协助步兵抵御北魏骑兵冲击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马镫发明,使骑兵装具臻于完备,骑兵战斗力日益增强。

  甚至不少胡骑当中出现了重甲骑兵,比如前燕名将慕容恪麾下之铁甲连环马。

  重骑兵具有强大的防护力和集团冲击力,对没有装甲的轻骑或步兵作正面冲击时,拥有压倒性优势。

  为了克制骑兵冲击,汉族中部分杰出军事家,如刘裕,大胆革新战法。

  让原本已被淘汰出局的车兵,再次大放光彩,成为应对胡族骑兵的有效手段。

  史书记载,义熙五年(409年),刘裕北伐南燕时,燕军即以九万之众抵御,其中就有“铁骑万余”。

  刘裕闻讯后,即令诸军步行,以“车四千辆,分车为两翼,方轨徐行,车悉张幔,御者执槊,又以轻骑为游军。军令严肃,行伍齐整。”

  当燕军铁骑来袭时,刘裕用此阵对抗,双方激战过午,未分胜败。

  随后刘裕用计,奇袭后方重镇后方临朐(今山东省临朐县),大败燕军。

  对于如何加强却月阵中间部分防御力,众人商量了半天,也提出不少建议,但却没有一条让卫朔满意。

  正当他打算将刘裕经验讲出来时,却听左司马王镇恶开口道:“欲对付北魏骑兵,臣以为河西军可借鉴蒙恬破匈奴之战。秦始皇三十三年,遣将军蒙恬北击匈奴,其以三十万步兵大破匈奴,实现了以步制骑之经典战列。”

  在场众将中,除了沮渠男成仍是一头雾水外,其余众人无不眼前一亮。

  “在这场惊世之战中,秦军弩兵、车兵皆发挥了重要作用。”

  “尤其是车兵,它让步兵在平坦地势上有了依托,不用直面骑兵冲击。”

  “因此臣建议,可在却月阵中间部位,布置车兵以加强步兵防御力。”

  “车兵不同于骑兵,无需长时间训练,只要造出合适战车来,步兵只需稍加训练,即可投入使用。”

  “着啊,左司马之言,让在下茅塞顿开啊。”

  王镇恶的话仿佛为众人打开了思路,一时间众人踊跃发言。其中杜进特意指出弩兵。

  “诸位,河西装备了不少弩兵,可除了在城防上发挥出重要作用外,尚无其他用途。”

  “进以为弩兵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比如在车兵正面狙击敌骑兵时,弩兵完全可以在车兵身后,发挥弩兵远程打击优势,狠狠杀伤敌人。”

  “唯一可虑者,无非大型床弩机动性较弱,需使用大量牲畜拖曳,操作时也得多人配合才行。”

  “不过,进以为野战中无需使用大型守城床弩,完全可装备中小型床弩。”

  “如此车兵、弩兵相互配合,还怕挡不住北魏骑兵冲击?”

  “待最后反击时,以精锐陌刀为破阵先锋,然后两翼配以轻骑包抄,即便北魏拥有大量骑兵又有何惧?”

  直到这时,卫朔方才起身道:“刚刚大家畅所欲言,就如何克制北魏骑兵,提出不少有益建议,为日后征战朔方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进一步验证却月阵功效,朔决定组建一支数百规模的重甲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