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携手道教
��道门势力一直没有得到显著发展,反而比魏晋时,萎缩不小。”

  “道长,刚刚听了道长一番讲解,朔对天下道门有了些许了解。”

  “正好在下有一些建议,不知道长有没有兴趣听听。”

  “哦?不知大都护有何高见?贫道愿闻其详。”

  “近些年北方道教之所以日渐衰落,与得不到官府支持有很大关系。永嘉之乱,晋室弃民于北地,北方遂沦为胡虏驰骋之所。”

  “匈奴、氐、羌、羯、鲜卑等各胡族相继在中原、河北建立政权,而这些胡虏政权为了维持统治,不断打压汉家文化、思想,而道教作为汉家文化承载者,不但不会受到胡虏君主支持,还会被其戒备、敌视。”

  “反倒是佛教,因其是外来宗教,势力又小,反而受到各胡虏追捧。”

  “如佛图澄之于石勒、石虎,鸠摩罗什之于苻坚、吕光,概莫如此。”

  “北方道教若要发展,必须与汉家割据势力联合起来,比如河西。”

  “什么?大都护真愿意支持道教发展?”成公兴睁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对呀,难道不行吗?这不正是道长一直所期盼的?”

  “不是不可以,只是贫道一时想不明白。”

  “大都护一向不待见佛教,怎会对道教有好感?难道仅仅是因道门乃本土宗教?”

  “非也,朔不会因这点而歧视佛教,之所以不待见佛教,是因为佛教势力太大,已威胁到河西稳定,故此才不得不对其进行打压。”

  “另外,最关键的一点是佛教一直不愿按朔意愿进行改革。”

  “朔可以向道长保证,只要道教愿与河西合作,未来可将道教立为国教。”

  面对卫朔赤裸裸表示要支持道教发展,成公兴一时有些蒙圈,他绝不相信天下有白吃的免费午餐,这其中一定有他不知道的阴谋、算计。

  卫朔选择扶持道教也不过是不得已而为之,佛门经他再三打压后,虽已老实下来,但却始终不愿按他意愿进行改革,最终逼得他不得不选择与道教合作。

  成公兴斟酌再三,出言问道:“不知大都护有什么条件?”

  “条件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就看道长有没有决心毅力。”

  “此言何意?”

  “道长当知,河西治下有不少非汉族百姓,这些人对河西缺乏归属感,若不能消除各族间隔阂,未来河西难保不会重蹈前秦之覆辙。”

  “为了以防万一,朔打算改组道教,使其充当归化胡族之利器。”

  “就这些?”

  “当然不止这些,朔打算对道教进行一番深彻改革,剔除不合时宜的东西,再加入一些有利于民族团结,以及鼓舞百姓向善、勤劳勇敢等教义。”

  “最关键的是必须斩断宗教对世俗的影响,以防止有人借宗教行黄巾动乱之旧事。”

  成公兴深知卫朔没瞎说,身为宗教知名人士,他知道一旦控制不好,宗教很有可能被野心之辈利用,进而给天下带来深重灾难。

  比如东汉末年之黄巾之乱、张鲁割据汉中等等,都是野心家利用宗教势力为祸天下。

  而南方五斗米教也一直没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