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章
��绝顶高手的梦想,是否真的不切实际地存在过。他们倒是能够肯定的是,有些人已经排在了自己前面,成为了很浅显的“绝顶高手”,而他们的积极奋进,又有多少是为了成为那些排在自己前面的人呢。

  这好像并不完全取决于他们,毕竟“绝顶高手们”总还是在以高手自居着的。而他们不甘的是,自己的排名分明与他差不了多少的嘛,那凭什么是自己要去忍受那些自视甚高的做派,为什么不是自己在他们面前趾高气扬!

  经过这场考核,有些已然妄自菲薄了很久的人,被自己还算说得过去的排名所唤醒,更明确的说,是被别人的排名所激醒。不止出于对表面上的光鲜的考虑,更是因为促使他们瞧不起自己的那些人的仇恨,定要义无反顾地重拾起对武术的依傍,势必将轻易被人掠夺去的脸面拼杀回来。于是,他们便进入了一段卧薪尝胆的岁月,在强忍着排名在自己之上的那些人的羞辱的同时,暗自发狠,誓要重新崛起。

  只是在此之前,他们还是要历经更多的羞辱与漠视。他们的术绩是不尽如人意的,就像在富贵天里的同样玩不转一样,高高在上者们,可以很直白地去欺压、诋毁、轻贱以及消遣他们,他们需要承受两个阵地上的不尽如人意。那又是何必?所以有人开始做起了回头是岸的浪子,将自己从更加令自己拮据的一方战场上撤回来,开始规规矩矩地为排名而战。

  能够有这样的转变,自然少不了训术师们对他们的鞭策。他们同样对这群排名不上不下的人,寄予着让自己的训教成效更显体面的希望。考核过后,毕竟呈现出的总体水准是难以摆上台面的。这不仅是关乎他们的脸面或仕途,更甚者,关乎眼下体面的饭碗。

  他们所训教的科目没有过多的横向比较,毕竟只有两个大队,更多的是与历史术绩的较量。最好不过的结果是总体水准斩获新的高度,万万不想面对的是水准下降。这是令训术师们颇为愤慨与无可奈何的事情,他们始终坚信武术是要看个人资质的,根本不可能完全取决于训术师的训教功力。拿术绩来衡量自己的训教水准,本身就是一种污辱,却还要关系上自己的脸面与生存问题,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他们倒是有着与年龄相仿的成熟与老道,更加能够完整地接受“适者生存”的道理,不像还显稚嫩的武生们那般,连逆来顺受都还是要显露其外,更别说按照已定的游戏规则去积极出击了。

  具体的做法,首先便是要尽可能地去优待那些高排位的武生,这是对那些寄予希望之人的一种强有力的刺激;接着便是给予那些彻底沉迷赌事的人最大可能的漠视;最后将自己的耐心与严苛施与给“可以”施与的人。

  这都是长假回来训术师们将要施为的手段。而在这即将全面放松皮肉的时刻,能做的也只有就着对考核结果的“极不满意”,预先厉言怒语地警示训斥他们一番。试图让所有人谨记在长假中莫要荒废了手上的技艺,以及持续保持奋进的心神。不过,他们自然也知道这是一厢情愿的事了,毕竟作“鸟兽散”的武生,是没人能监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