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闻变故壮士冲冠去 醒酒梦翰林负荆来
�醉了再睡父亲怕他折腾出毛病来,想为他找个差事做。正巧,前日蒲槃前来为他祝寿,顺便请他出山帮助兴办学堂,他很高兴,只是年老多病,心有余而力不足。既然儿子在家赋闲,何不让他去助一臂之力,一来亲戚面上打了圆场,二来不至荒废了学业,日后不管谁坐江山,都需要读书人治理天下。想到这里,便把儿子叫到面前,训斥道:“你年纪轻轻,不去谋点事情干,整天在家里醉生梦死何日是个尽头听说蒲槃正筹划着兴办学堂,他一个人又要筹粮赈灾,又要操办学堂,怎能忙得过来前几天曾来找我帮忙办理,可我年迈多病,力不从心,实在爱莫能助,亲戚面上又不能袖手旁观,你就帮他一下去吧。”
高珩欣然答应,因为他特别喜欢蒲家的几个孩子。特别是小三蒲松龄,天资聪慧,胆识过人,是棵出类拔萃的好苗子,加强培养教育,前途不可估量。于是,决定在家稍事休息,就动身去蒲家庄。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正当他洗沐更衣刚要出门的时候,几个同窗好友听说他从北京回来,相约而至,凑了份子为他接风洗尘。正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加上大明灭亡断送了锦绣前程,本来就怅惘满怀,酒入愁肠更引燃起心中的愤懑,不知不觉喝多了强撑着身体送走朋友,回家多睡一会,下去酒就沒亊啦。可爷老子怕他睡坏了身体,一个劲地催他快去蒲家。去就去吧,本想见了表哥倾泻一派胸中的郁闷,然后再谈办学堂的亊。不料,进门却撞上了冤家对头,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顿时气得五内俱焚,七窍生烟一时失去理智,说了许多不该说的话,做了许多不该做的事。本来是为喜欢小松龄而来,经过这一闹腾,反而被小松龄驱赶出去没想到自己自幼天资聪慧,学识过人,乡试、会试一帆风顺。众口称赞,誉满乡里的年轻俊杰,落得如此狼狈
一路想,一路走。踉踉跄跄、摇摇晃晃,大约走了四五里路,酒力渐渐消退,头脑清醒过来。意识到:本来是去协助人家办学堂的,由于酗酒误事,不但不人欢迎反被驱赶出来,这样狼狈回家,如何向父亲交代不如原路返回,向众人赔情道歉,听凭蒲槃发落。干好工作,将功补过。于是,对一直跟在身后的兆专说:“不行,我得回去。”
兆专道:“高叔,你喝醉了,我还是送您回家休息吧。”
高衍固执地说:“我刚才的确是喝醉了,说了好多糊涂话,出了许多丑,现在我的酒醒了,我要回去向大家谢罪。”
兆专宽慰他:“大家知道您喝了酒,不会怪罪您。”
“在坐的那几位,都是什么人”
“那位白面书生是安徽桐城人,姓施名润章,进京会试的举子。因清兵围困京城,会试被迮取销,流落京师半年之久,后来清兵撤围,才得以逃出北京回家。路上又被掳掠,一直到了临淄,才设法逃了出来。受家父之聘,留在这里坐馆。那位矮胖子是商人,在九江经营了一家米店,前不久,米店被溃军抢掠焚烧,一家老小葬身火海。他因外出要账未归,幸免于难,父亲托他买大米赈灾。他不但买米沒花父亲的钱,反把存在别人店里的米运来了。把父亲托他买米的钱如数奉还,让父亲做办学之资,父亲让他拿去做本钱,重整旗鼓,他坚决不干,非要捐出来办学不可”
“那贼将是谁我一看见他就禁不住心头火起,恨不得跟他拼个你死我活,以泄胸中之愤。却因一时冲动而丧失了理智,闹出了这场丑剧,那贼将是从哪里来的你父亲和这样的人来往,不怕招惹风险”
“他是李自成的运粮官,那日在运河上押运粮草,正好遇上周信之的米船被溃兵打劫,是他杀散劫贼,救了施先生和周老板。没顾上回军营交差,冒着军法处置的风险,从微山湖一路护送粮船来到这里。这三个人都是义士豪杰,叔叔可不可轻慢了人家。”
高珩欣然答应,因为他特别喜欢蒲家的几个孩子。特别是小三蒲松龄,天资聪慧,胆识过人,是棵出类拔萃的好苗子,加强培养教育,前途不可估量。于是,决定在家稍事休息,就动身去蒲家庄。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正当他洗沐更衣刚要出门的时候,几个同窗好友听说他从北京回来,相约而至,凑了份子为他接风洗尘。正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加上大明灭亡断送了锦绣前程,本来就怅惘满怀,酒入愁肠更引燃起心中的愤懑,不知不觉喝多了强撑着身体送走朋友,回家多睡一会,下去酒就沒亊啦。可爷老子怕他睡坏了身体,一个劲地催他快去蒲家。去就去吧,本想见了表哥倾泻一派胸中的郁闷,然后再谈办学堂的亊。不料,进门却撞上了冤家对头,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顿时气得五内俱焚,七窍生烟一时失去理智,说了许多不该说的话,做了许多不该做的事。本来是为喜欢小松龄而来,经过这一闹腾,反而被小松龄驱赶出去没想到自己自幼天资聪慧,学识过人,乡试、会试一帆风顺。众口称赞,誉满乡里的年轻俊杰,落得如此狼狈
一路想,一路走。踉踉跄跄、摇摇晃晃,大约走了四五里路,酒力渐渐消退,头脑清醒过来。意识到:本来是去协助人家办学堂的,由于酗酒误事,不但不人欢迎反被驱赶出来,这样狼狈回家,如何向父亲交代不如原路返回,向众人赔情道歉,听凭蒲槃发落。干好工作,将功补过。于是,对一直跟在身后的兆专说:“不行,我得回去。”
兆专道:“高叔,你喝醉了,我还是送您回家休息吧。”
高衍固执地说:“我刚才的确是喝醉了,说了好多糊涂话,出了许多丑,现在我的酒醒了,我要回去向大家谢罪。”
兆专宽慰他:“大家知道您喝了酒,不会怪罪您。”
“在坐的那几位,都是什么人”
“那位白面书生是安徽桐城人,姓施名润章,进京会试的举子。因清兵围困京城,会试被迮取销,流落京师半年之久,后来清兵撤围,才得以逃出北京回家。路上又被掳掠,一直到了临淄,才设法逃了出来。受家父之聘,留在这里坐馆。那位矮胖子是商人,在九江经营了一家米店,前不久,米店被溃军抢掠焚烧,一家老小葬身火海。他因外出要账未归,幸免于难,父亲托他买大米赈灾。他不但买米沒花父亲的钱,反把存在别人店里的米运来了。把父亲托他买米的钱如数奉还,让父亲做办学之资,父亲让他拿去做本钱,重整旗鼓,他坚决不干,非要捐出来办学不可”
“那贼将是谁我一看见他就禁不住心头火起,恨不得跟他拼个你死我活,以泄胸中之愤。却因一时冲动而丧失了理智,闹出了这场丑剧,那贼将是从哪里来的你父亲和这样的人来往,不怕招惹风险”
“他是李自成的运粮官,那日在运河上押运粮草,正好遇上周信之的米船被溃兵打劫,是他杀散劫贼,救了施先生和周老板。没顾上回军营交差,冒着军法处置的风险,从微山湖一路护送粮船来到这里。这三个人都是义士豪杰,叔叔可不可轻慢了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