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顾虑
��杜充出任,负责河南防务。

  杜充这人贪鄙无能,不能服众,又残忍好杀。两军对阵,互有死伤。东京留守司猛将如云,所辖兵马在当时可位是南宋小朝廷战斗力最强一支。李成不能敌,只得无奈撤出河南,向淮北逃窜。

  在这场战争中,李成虽然打不过东京留守军,却并不是一无所获,在一次战斗中竟然俘虏了杜充全家老小。

  两军在开封已经打出真火来,李成本就凶狠,直接将杜家老小杀得精光。自此,二人可谓是结下血海深仇了。

  在如今,开封内讧,南逃到东京的河北大豪张用、曹成、王善等人不服杜充,引军作乱。杜充屡战屡败,就连东京也被人给占了。再加上女真有人秋犯的迹象。

  这个庸才废物心中畏惧,丢下旧都,领军疯狂南逃。

  按说,一方军政大员,丢城失地,国法难容。可说来也怪,赵构不但不责罚杜充,反更加信重,竟命他负责江防,节制整个长江以北的军马。权势和所管辖的地盘兵马,比起以前更大更多。

  如果李成该旗易帜,也要成为杜充的部下,日子还能好过。

  在真实历史上,李成确实是在江淮生存不下去了,攻占泗州之后派张琮为使,请求招安。朝廷也点头了,可正因为考虑到自己和杜充的仇怨,张琮还没有回泗州,李成就反悔了,抢劫百姓之后领军西去。

  至于后来张琮去了哪里,史书上也没有记载。估计是张琮见事已不可为,又找不到李成,索性就留在江南。

  这也是刚才王慎心念一动,突然回忆起来的。

  他差点一巴掌拍在自己额头上:忽略了,忽略了,怪就怪我读书不细,却没有想到这一点。

  既然想起这个细节,又更多以前读书时没有在意的点浮上心头,王慎立即有了应对之法。

  王慎淡淡道:“杜充这厮丧师失地,残暴无能,已士军心。朝廷之所以不责罚于他,还不是顾及到他手中的兵权。毕竟,东京留守司兵马乃是我大宋靖康国变之后最能战的一支。就算是官家对此人再愤恨,为了维持江淮局势,也不能不用此獠。毕竟,女真大军马上就要南下,临阵换帅乃是兵家大忌,一动不如一静。杜充也是仗着这一点,这才飞扬跋扈,无法无天。只不过,他却是已经犯了别人的嫉了。别说朝廷,就算这江北诸军军主,只怕也未必对他心服。”

  李成神色郑重起来:“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