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六回 风满楼
  武承肃还未更衣,便听说周纪被毒杀的消息。

  他早猜测会有今日,只是苦于没有太好的借口留住周纪罢了,因此宫门上的内侍特意来报,武承肃只略怔了一怔,便吩咐人继续更衣。

  看来父皇找他应该也是为的此事。

  这个周道昭当真好手段!

  从周纪进入临水城起,燕国就处于被动,无论他们是将周纪团团围住,看着他不教他死了,还是朝见之后便催着周纪立时返程,周道昭那边定都有准备。无论如何周纪都是死定了的。

  武承肃不敢耽搁,更衣毕便往宫里去,留下一众属臣低声议论。

  真的打起来,燕国虽是兵强马壮,又有无数良将可以上阵御敌,民心却不如魏国的稳。

  午后武承肃回到东宫,见众人还没散了,知道他们必然关切外头的情况和燕国的对策,特意在这里等消息。

  “众位大人都用了午膳不曾?”武承肃问华青道。

  “回太子殿下,奴婢方才问过,众位大人都没心思用膳,推说不饿。”华青低声道。

  武承肃犹豫了片刻,忽然道:

  “罢了!”

  华青闻言,知道这是不在崇政殿赐饭之意,便不再多嘴,只应了一声“是”,便远远地站开了去。

  丁鑫依旧站在武承肃身旁,并不需要避讳什么,连武承肃出入皇宫里也是他陪着的,这会子自然也听得,不需要刻意回避。眼瞧着众位大人是白在这里等了一早上,丁鑫忍不住暗暗叹息。

  见众朝臣满眼期待,指望着他说些什么话来,武承肃心里虽在苦笑,嘴上却不得不答道:

  “事情是谁做下的,又是为何做下,大家心里都明白,朝廷上也有不少人清楚究竟,所无奈者,唯有百姓。可这天下,比的就是百姓归心。

  “如今若将实情说出去,百姓定不会信,若找个借口搪塞,胡乱栽赃到旁人身上,也实在是说不通——六十九口人命不是小事,附近的百姓没听着喊声,早起便听说死了一宅子的人,凭谁也做不来这等大事。

  “除非是父皇才有这等实力,能在临水城里做下这等屠戮灭门的惨案。

  “脏水一早就泼过来了,大燕国虽然没接,可躲闪不及,总归是沾上了身。这会子才说是人泼脏水,势必没人肯信,天下人的议论非但不会休止,反而会变本加厉。

  “事到如今,只能光明正大地去查一查了。父皇与我商议了许久,竟没有个好办法,只能查,一直查,一丝一毫也不遮掩,让众人看看。

  “所谓‘集众思,广忠益’,至于暗里如何辟谣,说些什么对燕国有利,还要众位一同想想了。”

  众属臣闻言无不应从,只是这辟谣的话要由谁说、说几分,却必须要慢慢计议。

  武承肃也不多留众人,打发他们各自回府歇息。

  “且都回去罢!在这里也是无用。这事又急不得,明日再一同议论议论也不迟。”

  众人不敢违拗,拜辞了武承肃便都散了。

  原以为事情虽然棘手,却也不过如此,哪想到当天下午便有谣言散播出去。

  说起来倒也不算是谣言,不过是说魏国世子年少时路过高阳国,曾随父到高阳做客,盘桓了数日。这数日里无意见着了高阳王主,魏国世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