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石门峡遇伯乐后裔 紫云山化夷狄长人
�究,取得丰富的相马经验后,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整理。他搜求资料,反复推敲,终于写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伯乐相马经》。

  当时人们已将马分为六类,即种马(繁殖用)、戎马(军用)、齐马(仪仗用)、道马(驿用)、田马(狩猎用)、驽马(杂役用),养马、相马遂成为一门重要学问。孙阳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选择了相马作为自己终生不渝的事业。孙阳从事相马这一职业时,还没有相马学的经验著作可资借鉴,只能靠比较摸索、深思探究去发现规律。孙阳学习相马非常勤奋,《吕氏春秋?精通》说:“孙阳学相马,所见无非马者,诚乎马也。”

  再说秦佚引领老子及总生肖一行走出石门峡谷,眼前豁然开朗。再踏进年秦穆公军马的集养地,时值深秋,只见夕阳西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更可观者,有百余匹骏马被一骑手追逐奔腾。老子不禁叹道:“秋日草原是何等壮观,有大气磅礴之美,光芒四射,色彩斑斓,呈一派丰收景象。瞧那骏马,奔驰洒脱。看那那红马骑手,胸前飘长须飘逸,想必已过六旬,却老当益壮,似当年襄公转世而来。”

  就在老子赞叹之时,那奔驰的骏马已来到老子及秦佚与众生肖面前。待其扬蹄头来长鸣嘶叫后,那长须骑手在马上向老子拱手作揖道:“我乃伯乐后裔,孙姓,唤名为塞,人称塞翁。先生可是出函谷西行老子?”

  老子惊诧道:“正是老朽。你如何知我?”

  塞翁恭敬道:“昨夜先祖伯乐显灵,托梦与我,告曰先生今日到此。嘱咐我务必热情款待,聆听先生教诲,必将受益无穷。我问如何可辩先生?先祖言道,相马与相人无大异。今见先生与诸位不凡,斗胆前来迎接入我茅舍过夜,还望先生恕我冒昧。”

  老子视一眼,见其点头,就冲塞翁笑道:“那就打扰了。”

  话音一落,青牛驮老子迈步,白马驮即迫不及待凑向红马,亲昵与红马示友好。其他生肖则跳跃奔进草原。

  行进中,秦佚笑问塞翁道:“先生既是伯乐后裔,您看我所乘白马如何?”

  塞翁谦恭道:“先祖伯乐在世曾有言,其子孙我等都是下等人才,可识别良马。但无法识别天下稀有的骏马。先生所乘白马,乃骏马之上,神马也。”

  秦佚竖指赞道:“先生不愧伯乐后裔。

  老子对塞翁道:“我看你所乘红马,来历也非一般。”

  塞翁转头冲老子道:“先生果然眼力非凡。我所乘这匹黑马,其祖父便是当年秦襄公所乘之黑马,其外祖父为当年齐恒公所乘之黄马”

  原来当年九方皋为秦穆公选的那匹黑马,是天下少有的骏马,成为秦穆公的坐骑,后来在岐山不慎走失。岐山下的三百多个老百姓捕获了这匹马并且把它分吃了。官吏追捕到这些人,准备绳之以法。秦穆公说:“有道德的人是不因为牲畜的缘故而伤害人,我听说吃马肉不喝酒会伤身体的。”于是就给他们酒喝。后来秦穆公攻打晋国,那三百个人听说秦穆公被晋国军队围困,个个拿着武器,为秦穆公拼死作战,用来报答秦穆公当初让他们食马饮酒的恩德。于是,秦穆公俘获了晋侯,回到秦国。

  老子听塞翁讲过黑马祖父悲惨经历,不禁叹道:“襄公亡马,再赏赐美酒,得道多助。世间原本祸兮福所至,福兮祸所伏。”

  秦佚问塞翁道:“你所乘红马外公黄马是否也有故事?”

  塞翁道:“确实如此。此马之外公为齐恒公坐骑后,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