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各种想象
�一顿把赵氏打死。还是贾敏悄悄地劝自己说,她二哥哥一辈子木木呆呆的,好容易对一个女子上了心;依着素日的性格,必定不会为了这个女子欺师灭祖,若有她在身边,也就是个淡淡的照应;但若是没了这个女子,想必会成为心里横亘的一根刺,自己这个当娘的,只怕反而落了不是。自己转念一想,也对,为了一个丫头,赔上了儿子的亲近之情,委实不值得。所以才咬着牙忍了下去。
算起来,倘若这件事赵氏知道,只怕拿了敏儿当救命恩人也定不得。那么她的孩子贾探春,对林黛玉格外另眼相待,就也是寻常事了。
虽然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但一旦贾母自认为给贾探春找到了最合理的理由,也就不再对她的怪异行为作出其他解读了。甚至还稍稍地对鸳鸯解释了一番,又道:“我倒是没想到,赵姨娘反而是个知恩图报的。也不枉我女儿替她费了那些唾沫。”
鸳鸯虽是个奴婢,却也是个黄花大闺女,谁知道竟然在老太太这里听见了当家老爷年轻时的风流韵事,当下面红耳赤,赶紧借着端茶的借口出去走了一趟,方才平复了脸色,又在外头听了人回禀,回来悄悄地笑着回禀贾母:“三姑娘想通了,这会子在屋里给二太太做鞋呢。”
贾母听了,微微笑着颔首,低头看看自己的脚上,赞叹道:“她这手艺啊,一家子里,也就是你和晴雯还能比一比,旁人只怕是拍马都赶不上。”
鸳鸯低声笑了,道:“三姑娘那七窍玲珑心,我和晴雯可是望尘莫及。”说着,把父亲的来信大大方方地递给了贾母:“您瞧瞧。”
贾母哪里耐烦去看那个,只令她接着说。
鸳鸯轻轻地笑了起来:“前阵子不是环哥儿该要上学启蒙了么?那之前,我就听说,三姑娘特意把赵姨娘家的兄弟弄去了金陵老宅,还吓唬了赵姨娘的妹夫钱家一通。如今赵姨娘的娘家要多安生有多安生,环哥也终于慢慢地有个大家公子的模子了。贾家的子弟出息,这是好事。”
贾母愣了愣,忙问是怎么回事。鸳鸯便细细地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又笑着扬了扬手里的信道:“赵国基去了金陵老宅,先充舅爷,我爹便找人在外头堵着他打了一顿。我听说了,吓得心惊胆战的。结果我爹却说,是二老爷特地命人捎了信儿给他,说倘若赵国基张狂,便下死手收拾两回,等老实了,再给他差事。”
贾母都听笑了,连连点头:“这样才对。奴才秧子出身,真不知道天高地厚,就得让他疼几回,才有个尊卑上下。”
鸳鸯又悄声笑道:“听说,是赵姨娘自己跟老爷说的,该打他就打他。我听了觉得稀奇,赵姨娘一向最护着她这个兄弟,如何就这样舍得了。结果小鹊悄悄告诉袭人,那是三姑娘的主意。说赵国基这样胡闹下去,环哥非被他带坏不可,那别说一个赵姨娘,便是整个赵家,都赔不起。赵姨娘毕竟是要靠着环哥过后半辈子的,这话便一字一句地听了进去。”
贾母先点了点头,又沉默了下去,轻轻地叹了口气,低声道:“三丫头要是托生在二太太肚子里,我便拿她去换了大丫头,只怕宫里早就有咱们贾家的一席之地了。”
鸳鸯手上一顿,半天,也缓缓地点头。
贾母说得很是。
进宫去做女史的贾元春,虽说顶得名头是贤孝才德,但端庄有余,灵动不足。以贾府的门第,她又做不得正宫娘娘,端庄过了头儿,可不就成了死板?哪一个皇帝喜欢死板的妃妾?因此,贾元春入宫数年没有动静,只怕会依着旧例,二十五岁时放出宫来,就是最好的命数了。
但如果换做是贾探春,撒娇撒得,脾气发得,�
算起来,倘若这件事赵氏知道,只怕拿了敏儿当救命恩人也定不得。那么她的孩子贾探春,对林黛玉格外另眼相待,就也是寻常事了。
虽然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但一旦贾母自认为给贾探春找到了最合理的理由,也就不再对她的怪异行为作出其他解读了。甚至还稍稍地对鸳鸯解释了一番,又道:“我倒是没想到,赵姨娘反而是个知恩图报的。也不枉我女儿替她费了那些唾沫。”
鸳鸯虽是个奴婢,却也是个黄花大闺女,谁知道竟然在老太太这里听见了当家老爷年轻时的风流韵事,当下面红耳赤,赶紧借着端茶的借口出去走了一趟,方才平复了脸色,又在外头听了人回禀,回来悄悄地笑着回禀贾母:“三姑娘想通了,这会子在屋里给二太太做鞋呢。”
贾母听了,微微笑着颔首,低头看看自己的脚上,赞叹道:“她这手艺啊,一家子里,也就是你和晴雯还能比一比,旁人只怕是拍马都赶不上。”
鸳鸯低声笑了,道:“三姑娘那七窍玲珑心,我和晴雯可是望尘莫及。”说着,把父亲的来信大大方方地递给了贾母:“您瞧瞧。”
贾母哪里耐烦去看那个,只令她接着说。
鸳鸯轻轻地笑了起来:“前阵子不是环哥儿该要上学启蒙了么?那之前,我就听说,三姑娘特意把赵姨娘家的兄弟弄去了金陵老宅,还吓唬了赵姨娘的妹夫钱家一通。如今赵姨娘的娘家要多安生有多安生,环哥也终于慢慢地有个大家公子的模子了。贾家的子弟出息,这是好事。”
贾母愣了愣,忙问是怎么回事。鸳鸯便细细地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又笑着扬了扬手里的信道:“赵国基去了金陵老宅,先充舅爷,我爹便找人在外头堵着他打了一顿。我听说了,吓得心惊胆战的。结果我爹却说,是二老爷特地命人捎了信儿给他,说倘若赵国基张狂,便下死手收拾两回,等老实了,再给他差事。”
贾母都听笑了,连连点头:“这样才对。奴才秧子出身,真不知道天高地厚,就得让他疼几回,才有个尊卑上下。”
鸳鸯又悄声笑道:“听说,是赵姨娘自己跟老爷说的,该打他就打他。我听了觉得稀奇,赵姨娘一向最护着她这个兄弟,如何就这样舍得了。结果小鹊悄悄告诉袭人,那是三姑娘的主意。说赵国基这样胡闹下去,环哥非被他带坏不可,那别说一个赵姨娘,便是整个赵家,都赔不起。赵姨娘毕竟是要靠着环哥过后半辈子的,这话便一字一句地听了进去。”
贾母先点了点头,又沉默了下去,轻轻地叹了口气,低声道:“三丫头要是托生在二太太肚子里,我便拿她去换了大丫头,只怕宫里早就有咱们贾家的一席之地了。”
鸳鸯手上一顿,半天,也缓缓地点头。
贾母说得很是。
进宫去做女史的贾元春,虽说顶得名头是贤孝才德,但端庄有余,灵动不足。以贾府的门第,她又做不得正宫娘娘,端庄过了头儿,可不就成了死板?哪一个皇帝喜欢死板的妃妾?因此,贾元春入宫数年没有动静,只怕会依着旧例,二十五岁时放出宫来,就是最好的命数了。
但如果换做是贾探春,撒娇撒得,脾气发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