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招揽
  声音滚滚而出,传入到了数万人的耳中,瞬间将议论声点燃!

  有些才子参加过不止一届的清风诗会,可还从未听过韦郡守直接点名某位才子的。

  而且还是如此恳切的称呼为先生,要知道,在浩然国内,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被称作先生的。

  文人之间,一般只有对对方的才学肯定或者欣赏,才会尊称一句先生。

  这意味着什么,已经不言而喻。

  “天哪,究竟是哪位才子,竟然引得韦郡守亲自接见?”

  “我可知道,当年有一位殿前科举第十名来参加清风诗会,韦郡守都并未太过关注的。”

  “能让韦郡守如此礼贤下士,肯定是作出了难得的好诗。”有人猜测。

  “这顾秋白运气还真是好,如果这次表现的好,日后必定飞黄腾达啊。”有人感叹。

  很多才子来参加清风诗会可不仅仅是为了这前三名的奖品,更是为了得到一个露脸的机会!

  虽说韦郡守是从京都贬到南阳郡的,不过京都的人脉依旧很广。

  如果在清风诗会表现的好,能得到韦郡守的引荐,日后的官途一定会一片顺遂。

  所以很多世家公子,寒门子弟,都希望通过这次的清风诗会,来为自己的未来争取到一丝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清风诗会每次都相当的火爆,吸引大批才子前来,这就相当于一次小型的科考啊。

  而且还不用担心名额会被其他有关系的挤掉,毕竟所作的诗词,都会切切实实的进入韦郡守的眼中。

  纪长歌站立在人群之中,眸光淡然,并未因为韦郡守的点名而有丝毫起伏。

  他从小饱读诗书,颐养气质,礼数方面比之一些皇宫贵族还要得体,虽心中也有些许不悦,却也能做到面不改色。

  柳长宗站在顾秋白的身旁,开口道:“顾兄,这韦郡守是在呼唤你的名字吗?”

  顾秋白长身而立,微微一怔,找我?

  “顾兄,这可是难得的机缘,可要好好把握住啊。”柳长宗满脸羡慕的开口。

  能被韦郡守在数万人中点名,态度还如此和善,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肯定是好事啊。

  顾秋白轻轻摇了摇头,抬起手,开口道:“韦郡守有礼,在下便是顾秋白。”

  他此时动用了一点灵力,将声音裹挟,直接传入到了韦郡守的耳中。

  这就有点像江湖中的传音入密,只是范围更广,也更加的清晰和自然。

  韦郡守眼中倏地一亮,看向声音来源处,却见一个身穿白衣,气质出尘的少年在人群中缓缓举起了手。

  他微微一笑,控制飞剑降下,直接走到顾秋白面前,仔细打量了片刻才道:“不错,不错,身上的书卷气已经快接近大儒了,真是令人惊讶,敢问顾先生师承何门?”

  顾秋白自然也在观察韦郡守,不过他观察的却是韦郡守的修为。

  渊停岳峙,身上的灵力似乎犹如汪洋大海,浩瀚无边。

  这一对比,顾秋白就发现了彼此的差距,真是犹如天堑一般。

  真要打起来的话,即使顾秋白修行《戮仙诀》,恐怕韦郡守一根手指头也可以捏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