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生神授
;素池这才看棋局,一时间竟然被这精妙的棋局震住了。黑白两方各不相让。黑子呈攻势,杀招暗出;白子呈防守之态,寸土不让。这才后悔来得太早,没能看完这局棋的结局,实在遗憾。不禁心里腹诽:若是爹爹想下,自己又能妨碍些什么,左右不过是个借口罢了。这才觉得谢彧的话说得精妙。

  素池还盯着棋局,女婢已经上茶了。

  “听说你昨日跟别川在蚌居争吵了”看着素池紧紧盯着棋局,素渊抬头问她。

  对于自家爹爹敏捷的思维,素池一向是难以望其项背的,慢了半拍的她尚在眼前棋局的思索中,就听到谢彧在替她答话了。

  “国公误会了,并非争吵,只是教学相长,互相探讨罢了。”

  素渊本是随口一问,听谢彧这样说,倒是来了兴致。

  谢彧却不答话了,只是低头抿茶。素渊便笑笑看向素池。

  素池平日里不怕素渊,却招架不住素渊一贯高深莫测的笑容,只好如实答,“倒没有什么,只是昨日先生讲到采薇,顺带提起孤竹国王子伯夷、叔齐采薇而食的故事,先生说两位王子为了忠诚和节义隐入山林,不畏强权、高洁自傲,受后人敬仰。”

  素渊并不买账,“然后呢”

  素池本来想搪塞过去,无奈只能接着往下讲,“我与先生意见不一,我只是觉得,从前商朝是国,周武王伐纣之后也为周朝君王,伯夷叔齐缘何厚此薄彼既然能接受商君不仁,怎么偏偏不做武王的殿下臣”

  素渊楞了一下,眼里有些欣慰,说出的话却并不赞同“伯夷叔齐的谦让与忠诚是流芳百世的佳话,连孔圣人都赞叹不已,哪里轮得到你这个小丫头如此谬论”

  素池并不认同,何况她心里更认同的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抬头便反驳“忠诚固然可敬,但是轻言生死对不起生身父母,如此愚忠亦愧对天下百姓,更何况平日里那些孺子大谈黎民福祉、天下社稷,关键时刻还不是只在意帝王谁家商君无道,哀鸿遍野,又有何人理会”

  虽然早知女儿自幼早慧,想法别致,素渊还是被素池的一番谬论心下震惊。他心里暗叹,这哪里是师生二人意见不一,分明是角度不同。谢彧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称赞伯夷叔齐谦恭温良、忠君爱国,这也是后人特别是读书人一贯的看法。而素池居然句句批判,虽然想法不成熟,却与他的心思无端契合。素弋这一角度足以让人心惊,素渊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平日里言传身教了太多,才使得素池小小年纪,总是显出不合年纪的少年老成

  素渊早年也是放荡不羁的性格,再加上一直很骄傲女儿的举动自专由,倒不介意素池语气里的不敬之处。只是唯恐他学了谢彧的针砭时弊,犀利尖刻。眼下素渊也不多说,只是又聊到棋局,“你既对棋感兴趣,改天我好好教教你。”

  素池前世没时间研究这些高深的玩意,无奈闺阁太无聊,她平时看素渊对弈,实在眼馋的紧。可是谢彧平日很好说话的人,就谈起教她下棋一事,怎么都不松口。只是她缠的紧了,谢彧才讲上小半个时辰的棋经,最多让她看他们下棋,素池虽然聪慧,却也只能说“看得一手好棋”。这下得了素渊的准令,自是心满意足。

  三人又聊了一会,直到桑榆进来请示,明显看出素渊有公务在身,谢彧眼神暗了暗,随即请辞。

  素池跟着谢彧走出素渊的明院,素池刚踏出院门,流光体贴的递给素池暖壶,素池却不悦地看着流光:“怎么不给先生也拿一个,先生的院子还远,快回去给先生拿一个。”

  素池带着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