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槛阑风起
�,心中不忍,更是抑郁了,便决心去妾母那里探望,一来聊表心意,二来宽慰自己。
扶瑄捎上前时桃枝送来的燕窝盅去往后园赵姨娘的房舍,赵姨娘与从前南康公主同住一个屋院,南康公主住正屋,赵姨娘住偏屋,虽为偏屋,却也宽敞得很,摆件陈设除了依照礼制与正房南康公主有所区分外,其余的日常起居都是怎么优厚怎么来的。
扶瑄朝赵姨娘的偏房走,路过了从前母亲住的房舍,便朝里望了一眼。隔着宣布纱窗,正室房内陈设如故,母亲钟爱的字画器物皆摆在从前的位置,一切照旧又簇然如新,恍惚间让人觉得南康公主还住在这里一般。
扶瑄正瞥望着,忽的听闻有人唤自己的名字,转头一看,原是赵姨娘的贴身婢女莲心,正在院中花丛边招呼自己,便回应道:“莲心姐姐好。”
“来看你母亲么?南康公主的屋舍赵姨娘时常叫人打扫着,此刻是一尘不染的,你若要进去,我这就帮你去取锁匙。”
扶瑄赶忙止住莲心转身的步履道,“我是来看赵姨娘的。姨娘待我这般好,之前为我之事夜不能寐,今日又搭救我于危机之中,我理应来看望她。”
莲心笑了笑,颔首应承下来,领着扶瑄进了偏房,迂绕过正厅,径直来到了赵姨娘的卧房。
扶瑄进来时,赵姨娘正闭目侧靠在织锦软塌上,手中拨弄着念珠似正礼佛。
“妾母。”扶瑄凑近轻声唤道。
赵姨娘身子一惊,猛然睁开眼,见是扶瑄来了,脸上登时绽出了笑靥,赶忙招呼扶瑄坐到自己身边来。赵姨娘年岁也不大,只三十出头,颐养在贵胄世家生活无一处不是滋润得很,故而从姿容来看丝毫不觉已三十有余,依旧是一副娇容楚楚,明丽动人的模样,虽有姣好面容,但赵姨娘性子却一点不狐媚,自从南康公主一事后更是清心寡淡,修行礼佛,没什么大事足不出院,近处也只在花园里走动。
扶瑄递上燕窝盅,莲心熟稔地接过端放在一旁桌上。
“让妾母好好看看你,我家瑄儿长这么大了!”赵姨娘捧过扶瑄的脸来,又见着膊头隐约的伤疤,以手抚之,怜惜不已。
“伤已然好得七七八八了,得妾母日夜挂念,扶瑄心里真是过意不去!”
“难为你为谢家承此大难。有道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瑄儿将来定会像老爷一般为国之栋梁。”
“父亲高山仰止,扶瑄不敢造次。”
赵姨娘笑了,道:“傻孩子,谁人不是从幼时顽劣过来的,你别瞧你父亲此刻波澜不惊的样子,他年轻时可与你像极了,一样的性情中人,为了情谊奋不顾身,后来方被世事磨平了棱角。”
扶瑄也笑了,道:“妾母说笑了。冒犯家规一事是扶瑄错了,扶瑄知错了,再也不会犯了,只是劳妾母为扶瑄闯了厅堂失了身份,扶瑄……”扶瑄说罢退下来软塌,在赵姨娘膝前端正地行了一个大礼。
赵姨娘见状赶忙起身去迎,淡然道:“你没事便好。此刻我再看来,即使今日我不去,也有王大人会保你,毕竟四十棍棒下去……老爷还是知分寸的。只是当时我也一时情急,乱了方寸,才做出这番不雅之举。”
扶瑄听闻黯然神伤,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赵姨娘知他又是自责了,便宽慰道:“你也不必愧疚了,事情也过去了,全当是天意,一切之事,老爷或许自有打算。我听闻,昨日你前脚离了乌衣巷,后脚老爷就派了精锐亲信跟着你的马车去了,昨夜那些亲信更是把葵灵阁团团围住暗中保护了你一夜。老爷事事洞悉�
扶瑄捎上前时桃枝送来的燕窝盅去往后园赵姨娘的房舍,赵姨娘与从前南康公主同住一个屋院,南康公主住正屋,赵姨娘住偏屋,虽为偏屋,却也宽敞得很,摆件陈设除了依照礼制与正房南康公主有所区分外,其余的日常起居都是怎么优厚怎么来的。
扶瑄朝赵姨娘的偏房走,路过了从前母亲住的房舍,便朝里望了一眼。隔着宣布纱窗,正室房内陈设如故,母亲钟爱的字画器物皆摆在从前的位置,一切照旧又簇然如新,恍惚间让人觉得南康公主还住在这里一般。
扶瑄正瞥望着,忽的听闻有人唤自己的名字,转头一看,原是赵姨娘的贴身婢女莲心,正在院中花丛边招呼自己,便回应道:“莲心姐姐好。”
“来看你母亲么?南康公主的屋舍赵姨娘时常叫人打扫着,此刻是一尘不染的,你若要进去,我这就帮你去取锁匙。”
扶瑄赶忙止住莲心转身的步履道,“我是来看赵姨娘的。姨娘待我这般好,之前为我之事夜不能寐,今日又搭救我于危机之中,我理应来看望她。”
莲心笑了笑,颔首应承下来,领着扶瑄进了偏房,迂绕过正厅,径直来到了赵姨娘的卧房。
扶瑄进来时,赵姨娘正闭目侧靠在织锦软塌上,手中拨弄着念珠似正礼佛。
“妾母。”扶瑄凑近轻声唤道。
赵姨娘身子一惊,猛然睁开眼,见是扶瑄来了,脸上登时绽出了笑靥,赶忙招呼扶瑄坐到自己身边来。赵姨娘年岁也不大,只三十出头,颐养在贵胄世家生活无一处不是滋润得很,故而从姿容来看丝毫不觉已三十有余,依旧是一副娇容楚楚,明丽动人的模样,虽有姣好面容,但赵姨娘性子却一点不狐媚,自从南康公主一事后更是清心寡淡,修行礼佛,没什么大事足不出院,近处也只在花园里走动。
扶瑄递上燕窝盅,莲心熟稔地接过端放在一旁桌上。
“让妾母好好看看你,我家瑄儿长这么大了!”赵姨娘捧过扶瑄的脸来,又见着膊头隐约的伤疤,以手抚之,怜惜不已。
“伤已然好得七七八八了,得妾母日夜挂念,扶瑄心里真是过意不去!”
“难为你为谢家承此大难。有道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瑄儿将来定会像老爷一般为国之栋梁。”
“父亲高山仰止,扶瑄不敢造次。”
赵姨娘笑了,道:“傻孩子,谁人不是从幼时顽劣过来的,你别瞧你父亲此刻波澜不惊的样子,他年轻时可与你像极了,一样的性情中人,为了情谊奋不顾身,后来方被世事磨平了棱角。”
扶瑄也笑了,道:“妾母说笑了。冒犯家规一事是扶瑄错了,扶瑄知错了,再也不会犯了,只是劳妾母为扶瑄闯了厅堂失了身份,扶瑄……”扶瑄说罢退下来软塌,在赵姨娘膝前端正地行了一个大礼。
赵姨娘见状赶忙起身去迎,淡然道:“你没事便好。此刻我再看来,即使今日我不去,也有王大人会保你,毕竟四十棍棒下去……老爷还是知分寸的。只是当时我也一时情急,乱了方寸,才做出这番不雅之举。”
扶瑄听闻黯然神伤,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赵姨娘知他又是自责了,便宽慰道:“你也不必愧疚了,事情也过去了,全当是天意,一切之事,老爷或许自有打算。我听闻,昨日你前脚离了乌衣巷,后脚老爷就派了精锐亲信跟着你的马车去了,昨夜那些亲信更是把葵灵阁团团围住暗中保护了你一夜。老爷事事洞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