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不能自制
了,跟海亮一块的时候,嘴巴里提前叼上了毛巾。

  这种不叫的感觉令她感到更加刺激,欲仙欲死,欲罢不能,几次差点晕死过去。

  女人竭力忍耐着,将手巾撕扯得丝丝拉拉响,身子比平时扭动得更厉害了。

  王海亮可倒了霉,因为女人不能自抑,双手来回地乱抓乱挠,十根指甲在他的后背上留下了无数的血道道,火辣辣地痛。

  1982年的夏初,经历了大半年的苦苦纠结,王海亮终于从二丫的惨死中挣脱了出来,跟玉珠成为了两口子。

  但这并不代表他忘记了二丫,现在他的心里同时容纳了两个女人,他爱这两个女人胜过一切。

  为了弥补对二丫的亏欠,他一直在行动,为大梁山修建小学,就是他对二丫做出的补偿。

  大梁山小学没有修盖以前,海亮做了大量的准备。

  他用采来的名贵药材还有捕获的兽皮换成了现金,足足四五万块。

  也到山坡上选好了木料,只等着五月收割以后,村民闲下来,壮劳力充足的时候,就可以动工了。

  老师的人选也定好了,一个是自己的媳妇玉珠,再就是大夯哥的妹子带娣。

  这一年,大夯哥的妹妹带娣也从乡里回来了。

  她刚刚初中毕业,因为上高中要走出大梁山,爬二百里的山路,大夯哥怕妹妹吃苦,所以就让她回家务了农,正好可以教孩子们念书。

  很快,到了五月收割的时间,地里的麦子熟透了,像是铺了满地黄澄澄的金子。

  沉甸甸的麦穗随风起舞,预兆着又一个丰收年的到来,后半年村民不至于挨饿了。

  大家做好了收割的准备,每家每户都是磨刀霍霍,镰刀磨出一道道亮丽的光彩。

  捆麦个子用的草绳也打成了捆,牲口喂得饱饱的,牛车驴车经过了特意的返修。

  那些在山外打工的村民也纷纷往家赶,准备收麦子。

  庄稼人就这样,民以食为天,粮食就是他们头上的天,没有什么比填饱肚子再大的事儿了。

  在外面挣多少钱也不顶饥,钱在大山里不是最重要的,不能让老婆孩子吃饱穿暖。

  因为大梁山没有路,什么样的好东西也不可能从城里带进大山。

  一年的收成就在这几天,割麦子是体力活儿,也是技术活儿。

  首先要用镰刀将所有的麦子割下放倒,然后再用草绳打成捆,利用牛车,驴车或者排子车将麦个子拉回家,摊在村头那个公用的打麦场上进行晾晒。

  经过十多天的晾晒以后,麦子就会变得焦黄枯干,等到用手一撮可以搓出黄灿灿的麦粒时,就可以用牲口拉上磙子碾场了。

  麦子经过碾场以后脱粒,然后就是扬场,就是把多余的麦秸跟麦皮用铁叉筛选出来,用风吹走,剩下的就是麦粒了。

  从小麦开镰,经过打捆回家,再到扬场放磙脱粒,一直到收仓入库,至少需要20天的时间。

  这二十天是一场战争,是村民跟老天在抢收成。

  必须要赶在大bào雨季节来临之前将所有的麦子收回家。要不然麦子就会被bào雨冲走,甚至发芽,一年的收成就糟蹋了。

  五月的扬场放磙,还有九月的摇耧撒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