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将南征胆气豪(八)
�的人守旧的习俗,读死书的人局限在他们听说过的事情上。这两种人,只能用来安置在官位上守法,却不能同他们在旧有法度之外讨论变革法制的事。夏、商、周这三个朝代礼制不相同却都能称王于天下,春秋五霸各自的法制不同,却能先后称霸诸侯。

  所以有智慧的人能创制法度,而愚蠢的人只能受法度的约束。贤能的人变革礼制,而没有才能的只能受礼制的束缚。受旧的礼制制约的人,不能够同他商讨国家大事。被旧法限制的人,不能同他讨论变法。国君不要迟疑不定了。“

  杜挚说:“臣听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没有百倍的利益不要改变法度,如果没有十倍的功效不要更换使用工具。臣听说效法古代法制没有什么过错,遵循旧的礼制不会有偏差。国君应该对这件事仔细思考。“

  公孙鞅说:“以前的朝代政教各不相同,应该去效法哪个朝代的古法呢?古代帝王的法度不相互因袭,又有什么礼制可以遵循呢?伏羲、神农教化不施行诛杀,黄帝、尧、舜虽然实行诛杀但却不过分,等到了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时代,他们各自顺应时势而建立法度,根据国家的具体情况制定礼制,礼制和法度都要根据时势来制定,法制、命令都要顺应当时的社会事宜,兵器、铠甲、器具、装备的制造都要方便使用。

  所以臣说:治理国家不一定用一种方式,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一定非要效法古代。商汤、周武王称王于天下,并不是因为他们遵循古代法度才兴旺,殷朝和夏朝的灭亡,也不是因为他们更改旧的礼制才覆亡的。既然如此,违反旧的法度的人,不一定就应当遭责难;遵循旧的礼制的人,不一定值得肯定。国君对变法的事就不要迟疑了。“

  孝公说:“好。我听说从偏僻小巷走出来的人爱少见多怪,学识浅陋的人多喜欢诡辩,愚昧的人所讥笑的事,正是聪明人所感到悲哀的事。狂妄的人高兴的事,正是有才能的人所担忧的。那些拘泥于世俗偏见的议论言词,我不再因它们而疑惑了。“

  “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秦武王赢荡在嘴中嘟囔着。商鞅虽然被秦惠文王车裂而死,但是法家的思想并没有因为商鞅的死,而就此消亡。

  “听他们这样的奇谈怪论,就是听到天亮估计也于事无补,好在今夜诸位朝臣的表现,也算暴露了各自的本性!”秦武王赢荡心中默念道。

  “大王!太后马上就要来了!”太监总管上前说道。

  “太后怎么了来了?她来做什么?”秦武王赢荡也是十分好奇,因为今夜的事情,并没有去邀请她一道参见。

  “启禀大王,方才报信的进来说,是收到了什么重要的情报!”太监总管急忙说道。

  “情报?”秦武王赢荡略有所思道:

  “难不成与今夜的事情有关?快快速速准备迎接!”

  “诺!”太监总管赶紧离去。秦武王赢荡眉头一皱,一撇嘴,心中思量,莫非是为了巴蜀之事而来,若是如此的话,可是帮了大忙。

  想到这里,秦武王赢荡咳嗽了几声,顿时秦国的朝堂安静了下来,秦武王赢荡随即说道:

  “诸位大人,说的都没有错!这巴蜀的之事,关乎我大秦国运,不能草率决断,应当谋划一个可行的方案!

  贸然起兵的话,是否合理?再者就是一旦大军西进,万一这东面生出事端该当如何是好啊?

  听说这诸子百家之中,想要你我人头的,那是大有人在!诸位有没有想过,会不会有人趁火打劫啊?”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