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节大计划3
br />   在高原雪山上建长城,这就是个比喻的说法,但建筑是真要搞一搞的。

  海盗国规划,根据具体情况在雪山一些勘查选定的地方因地制宜修建起拦水引水工程,强迫融化的雪水东流向新疆这边预定的干旱地。

  这是一个改善西域缺水的重要手段。更重要更有效的是引大河。把那些往西或北流的大河、水系开河道强行引往东或南流流入干旱的新疆、蒙古等地区,然后流向缺水的燕云河北、京。

  比如流入北冰洋的三大西伯利亚河流叶尼塞河、鄂毕河和勒拿河。比如北海(贝加尔湖)以及相关的水系:仙娥河(色楞格河)、伊德尔河、木伦河、东鄂尔浑河。还有国家领土计划内有的中亚一些西流的大河.....

  这是个工程量巨大、耗费巨大的项目,却不是不可能完成的工程。

  这时代有的是可利用的奴隶或西域人口。耗费的无非是粮食而已。义务劳动,没有劳工工钱一说。成本拉到最低,而且早期的粮食等供应由西域人承担,西域众部族只能愿意,而且得积极点从人手到粮食全面配合。谁配合得最好最有力,谁就可以得到海盗国的批准与支持建立新国政权混上国王等贵族富贵。等西进大铁路建成开通,本国再铁路补充粮食减轻西域粮食负担......

  浩大的工程却未必需要耗费太长的时间。

  科学勘探规划设计好河道,有充足的劳力,又有炸药这种利器和滑轮吊杆拖车马车等省力的简单工具,即便不上挖掘机、卡车等先进机械手段,修成也不用太久,十年八年足矣......

  古语说天人相应。人类活动确实能影响天,而且影响力极大,尤其是在破坏方面。

  有了广布各地的充足水系,空气湿润度以及必然的降雨量也随之增加,西北的戈壁沙漠化会被有效遏制,会在及时跟进的配套绿化改造工程中,荒漠逐步压缩变小或分割成一块块不成大面积整体的祸害,最终,确实无法改变的顽固沙漠戈壁区只会一点点一块块困拘在绿洲森林里......

  只要能改变西域的可怕环境和蒙古等北方地区的干旱易灾,为了国家和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一切都是值得的。在有机会有能力的最好时机,这项工作必须及时全力完成。

  .................

  此时,西辽统治者还在新疆回鹘和杂族统治核心区处在醉生梦死的腐败享乐中,不知河西走廊那的军队已经被消灭,不知那的奴隶回骶国民已被抢救走,更不知西喀喇汉王朝正处在覆灭过程中而后就轮到他们了。

  辽金这就更不知,也不在意遥远的大西北会发生什么事了。

  宋国这帮腐败玩艺更不关心西域事,只顾着稳定政权和越发抓紧时间享受腐败。西军五残部尽管仍认宋王朝是主子,在西部为宋国挡住了辽皇部对宋国的威胁,却也不会把河西走廊的变故报告给宋朝廷。不费那个劲,也不屑告诉。他们已事实上是独立的诸侯团伙,不再忠于宋王朝,而且就算告诉了,宋朝廷那帮玩艺也不会在乎,根本不会注意,也不会意识到这事意味着什么,唯一能在意的只会是担心起西军残部会不会也投靠了大理国。既然只是麻烦,那何必积极热心?

  这就叫自作聪明太过分,作孽太多,丧尽人心,陷入众叛亲离的灭亡过程。

  宋朝廷眼下最关心的是镇压和平息抗税起义,在逐步平息的欣喜中腾出心思来警惕起势力暴涨的二龙山强盗来。沂州张宗谔部却是朝廷一时间还没心思理会。没那个多余兵力去剿灭。

  青州再起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