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表态效应
和顶头上司老大童贯及二把手石肤相争,这就有意思了。

  明眼的官员心里清楚,这只怕是皇帝故意用徐俯参与搅和,不知皇帝有什么企图。

  徐俯,自唐恪勾结京中勋贵将门阴谋造反篡位失败后,他就在众人不知不觉中迅速得意起来。原本在枢密院以及军国大事商讨上向来只有敬陪末座是是是的点头哈腰份,军事大佬们,且不说最牛逼的全军总司令童贯了,象本院常务副石肤和高俅、何栗这样的军事常委们,无论哪一个发话吩咐徐俯干点什么,徐俯都得三孙子一样老实听着想法做好或周全好。

  而现在,他已经根本不把中央军事二把手石肤当回事,并且已经事实挤占了石肤的绝大部分枢密院权力,童贯高俅等对此越权却视而不见始终无动于衷,只是冷眼看着石肤被挤兑得天天上班如坐针毡并日益难受上火。

  徐俯敢如此嚣张,必然是出于皇帝的授意,有皇帝在背后撑腰。

  赵佶被开国勋贵也造反给吓坏了,不再敢信任石肤这样的勋贵大佬,却由于勋贵集团仍拥有庞大的势力网而不敢也不能全把勋贵清理掉,甚至不能撤掉石肤的军事二把手位子,他要防范,要对勋贵出口心中的恶气,也是必须好好教训教训勋贵懂规矩老实点,就用徐俯让石肤难受。

  总之,为了马军军权,朝局又激烈动荡起来。

  官员们在忙着私下积极联络大搞串联。奏章如雪片一样飞进宫中,纷纷积极举荐,甚至是毛遂自荐的都有,当然,更多的却是弹劾,对最有竞争力的人疯狂问罪抹黑甚至刻意栽脏陷害.....党争内斗的战鼓擂得密急疯狂,战火高起。民间起义狼烟遍地。朝中也呈现出同样的态势。

  在这处大戏中,最尴尬被动最难受的正是高俅。

  高俅当了这么多年官,以前也遭到过弹劾,却都只是寥寥无几的正直官员参他,别说弹劾成气候,就是闹起反俅声势都没有,而这一次却是风雨雷电交加,大有破鼓万人捶的凶险难堪。

  高俅心里明白,在疯狂弹劾潮中,确实有人是想一举取代他的军权,甚至是趁机想干掉他,让他这个皇帝就是信任的宠臣永不得翻身再无机会上位威福掌军权,但绝大多数的弹劾却只是严厉警告他你丫的乖乖老实闭嘴窝着不得再妄想染指马军大权。最好你识相的让出些禁军权。

  于是,高俅就病倒了,躲到家里不出面,只是在暗中积极搞动作,比如谄媚和沟通皇帝......

  至于抗辽卫国建立过大功的原马军司长官何栗,却被人直接排除在外给无视了。

  只有支持徐俯何?等的一些官员上了几份弹劾何栗的奏章,严厉弹劾何栗不遵圣命藐视皇权威严,怕是暗藏不轨之心,并且并不通军事,说何栗根本不适合从事军务职责。

  明白人就知道了,皇帝不会再用何栗管马军,甚至不准何栗再染指军权。

  赵佶竟对何栗猜忌至斯!

  即便在刚刚的受挫于大理使臣的闹剧中,赵佶已经明确看出了何栗对宋王朝的忠贞本色,却仍然坚决把何栗排除在军权之外,说白了就是赵佶难改自大傲慢而心胸小气狭隘.....你带兵竟敢不遵圣命?你竟敢不听朕的......何栗与曹文诏擅自北上杀入辽国这事始终是赵佶心中的一根刺......

  在朝局乱哄哄中,赵佶倒是想趁机好好观察观察朝中各势力情况。

  他也享受众臣疯狂相争和猜测他的心思,决定权最终只在他随口发话而定的这种至尊快感。

  你们猜都是瞎猜,争都是白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