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帝王无情
�大有深意。

  联如此宠赵廉,赵廉正常应该是春风得意,行事很嚣张。这才符合少年得志的风范。你看他那么小的弟弟都懂。他却如此沉稳老练,从不越矩,连稍张狂点的话都从来没有,是少年老成,忠敬在心,谨守本分一心效劳于联,还是处心积虑,假装君子忠臣,甚至暗藏不轨之心?

  在道君心里:梁师成、童贯、和另一得宠的太监大头子杨戬等太监是好用的狗奴仆;高俅是玩伴,算半个朋友和可靠又有些才干的可重用臣子。这些人都是离开他就沦落贱民甚至狗屁不是的,可以放心使用。

  其他臣子,包括太子亲王等亲生儿子都不可信任。

  象蔡京、王黼、汪伯彦、张邦昌、李邦彦等为代表的臣子有才干,却不是完全依赖皇帝,都是可重用,却绝对不能放手任用的工具。

  赵廉也一样。

  不同的是,君臣间有段相互成就的机缘。

  赵佶特别崇道信神,从这个角度看赵廉特别顺眼,实际用着也特别顺手合意。为了长久安逸逍遥享乐,需要培养这个才华横溢又好用的年轻工具,在不久的将来接蔡京等的班,帮助打理统治。

  自从河北东路长官张近上了道反映女真贼的奏折,道君就考虑一件事,开始审视赵廉的可靠度。

  至于赵岳这个被家里惯坏了的纨绔小屁孩,道君皇帝根本没放在眼里,更别说放在心上。

  他本身就是皇室纨绔子弟出身,如今是最大的纨绔,压根儿没把小屁孩的嚣张行为当个事。

  哪家权贵没有这种荒唐子弟?皇帝处理得过来么?皇帝是管你家他家孩子教育的?

  荒唐。

  当然,若是皇帝瞧谁不顺眼,那孩子闯祸就是罪过,得过问利用。

  重要的是,道君很不以为然:联的宠臣的幼弟打个习惯勒索敲诈烂事的粗鄙低贱武夫有什么?

  他仗的是他大哥的势,他大哥仗的是联的势。怎么打不得?

  联看打得好。

  不方便正面支持,暗里要鼓励。

  那孩子越是臭名昭著。赵廉越是维护他弟弟。联才能越是放心用。

  ——身体难受,昏昏沉沉,实在坚持不住,只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