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驰则赶往宜寿宫。
贺临风先行到场,察觉殿中不止有沐昭晴,连小皇帝也来了,便照例给他请了个安。
打眼一扫,一看钦天监的李大人也在殿内,当着外人的面儿,贺临风未计前嫌,到底还是给了太后一些颜面,但并未拱手,只是微颔首致意,
“参见太后。”
他这声音和神态里哪有一丝恭敬之意?不过郭太后也没工夫与他计较这些,正事要紧,遂招呼他入座。
贺临风闲问道:“太后召臣过来有何要事?莫不是要为臣与长公主择婚期?”
说话间,他的目光落在对面的沐昭晴身上,但见她端坐在圈椅上,垂目不语,看不出什么情绪。
郭太后也没反驳,说了句活络话,“哀家听闻瑞王手中有先帝遗旨,偏你不肯早些拿出来,哀家已然公开为昭晴招了驸马,你才亮出遗旨,岂不是令怡郡王难堪?”
此事的确是贺临风理亏,但他也不会承认,只避重就轻,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臣早就说过,没必要招驸马,臣愿为长公主冲喜,是太后一意孤行,才会闹得如今的局面。先帝遗旨自是大过太后懿旨,先前定的驸马做不得数!”
不论对错,永远都是他有理,郭太后懒得与他逞口舌之争,顺水推舟道:“他虽是质子,却也是燕国的面子,若是无缘无故将人筛除,难免惹人非议,传到燕国那儿也不好交代。”
听这话音,贺临风浑没了耐心,掀眸睖她一眼,警示的意味十分明显,“难不成……太后还敢违抗先帝遗旨?”
面对他的咄咄逼人,郭太后并未恼怒,以退为进,心平气和道:“哀家是觉得,至少得给出一个合理的交代,是以哀家今日特地将李大人请来,让他分别测算你和怡郡王与昭晴的八字是否相合,若然怡郡王的八字与昭晴不合,那再退掉这门亲事也算合乎情理,怡郡王也不好说什么。”
原来只是合八字,那贺临风也没什么可惧的,一口应下。
恰巧连明驰也在此时赶到,李大人便开始为几人测算八字。
落座后,连明驰状似无意地望了沐昭晴一眼,只见她轻轻点头,而后便收回了目光,看样子她已将一切安排妥当,他只管配合便是。
测算之际,李大人看着八字,不自觉地浑身燥热,如有芒刺自背后密密麻麻的扎进来,心有顾忌的他迟迟不敢言语,贺临风等得不耐,饮了口茶,渐沉的声音带着明显的压迫,
“李大人若是学艺不精,那就再回去多读几年书!”
身为皇帝的沐旭扬尚未发话,瑞王就开始发号施令,沐旭扬自是不悦,扬声道:“李大人尽管如实说,不必有后顾之忧,需知命理一事乃是天命,若有半句胡言,可是会有报应的。”
皇帝此言既是撑腰,亦是警告,李大人当然懂得,替人推算命理自该说实话,毕竟举头三尺有神明,若然胡扯,那这饭碗迟早要砸,他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呐!
但若说实话,只怕瑞王不会善罢甘休,与命比起来,良心不算什么。如此想着,李大人再不犹豫,来不及擦拭额头的汗,嘴唇打着颤,违心地报出结果,说瑞王与长公主八字相合。
贺临风对这个答案十分满意,望向对面佳人的眼中满是欣慰,“看来本王与长公主是良缘天赐。”
“是吗?”就猜这钦天监的人不敢说实话,沐昭晴也没指望李大人,淡淡地看了太后一
贺临风先行到场,察觉殿中不止有沐昭晴,连小皇帝也来了,便照例给他请了个安。
打眼一扫,一看钦天监的李大人也在殿内,当着外人的面儿,贺临风未计前嫌,到底还是给了太后一些颜面,但并未拱手,只是微颔首致意,
“参见太后。”
他这声音和神态里哪有一丝恭敬之意?不过郭太后也没工夫与他计较这些,正事要紧,遂招呼他入座。
贺临风闲问道:“太后召臣过来有何要事?莫不是要为臣与长公主择婚期?”
说话间,他的目光落在对面的沐昭晴身上,但见她端坐在圈椅上,垂目不语,看不出什么情绪。
郭太后也没反驳,说了句活络话,“哀家听闻瑞王手中有先帝遗旨,偏你不肯早些拿出来,哀家已然公开为昭晴招了驸马,你才亮出遗旨,岂不是令怡郡王难堪?”
此事的确是贺临风理亏,但他也不会承认,只避重就轻,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臣早就说过,没必要招驸马,臣愿为长公主冲喜,是太后一意孤行,才会闹得如今的局面。先帝遗旨自是大过太后懿旨,先前定的驸马做不得数!”
不论对错,永远都是他有理,郭太后懒得与他逞口舌之争,顺水推舟道:“他虽是质子,却也是燕国的面子,若是无缘无故将人筛除,难免惹人非议,传到燕国那儿也不好交代。”
听这话音,贺临风浑没了耐心,掀眸睖她一眼,警示的意味十分明显,“难不成……太后还敢违抗先帝遗旨?”
面对他的咄咄逼人,郭太后并未恼怒,以退为进,心平气和道:“哀家是觉得,至少得给出一个合理的交代,是以哀家今日特地将李大人请来,让他分别测算你和怡郡王与昭晴的八字是否相合,若然怡郡王的八字与昭晴不合,那再退掉这门亲事也算合乎情理,怡郡王也不好说什么。”
原来只是合八字,那贺临风也没什么可惧的,一口应下。
恰巧连明驰也在此时赶到,李大人便开始为几人测算八字。
落座后,连明驰状似无意地望了沐昭晴一眼,只见她轻轻点头,而后便收回了目光,看样子她已将一切安排妥当,他只管配合便是。
测算之际,李大人看着八字,不自觉地浑身燥热,如有芒刺自背后密密麻麻的扎进来,心有顾忌的他迟迟不敢言语,贺临风等得不耐,饮了口茶,渐沉的声音带着明显的压迫,
“李大人若是学艺不精,那就再回去多读几年书!”
身为皇帝的沐旭扬尚未发话,瑞王就开始发号施令,沐旭扬自是不悦,扬声道:“李大人尽管如实说,不必有后顾之忧,需知命理一事乃是天命,若有半句胡言,可是会有报应的。”
皇帝此言既是撑腰,亦是警告,李大人当然懂得,替人推算命理自该说实话,毕竟举头三尺有神明,若然胡扯,那这饭碗迟早要砸,他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呐!
但若说实话,只怕瑞王不会善罢甘休,与命比起来,良心不算什么。如此想着,李大人再不犹豫,来不及擦拭额头的汗,嘴唇打着颤,违心地报出结果,说瑞王与长公主八字相合。
贺临风对这个答案十分满意,望向对面佳人的眼中满是欣慰,“看来本王与长公主是良缘天赐。”
“是吗?”就猜这钦天监的人不敢说实话,沐昭晴也没指望李大人,淡淡地看了太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