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政变
“你早就知道了?”姚子詹不敢置信地看着李寻道,“你早就知道了!”

  李寻道点了点头。

  “那你为何……”

  韩相公替李寻道回答道:

  “寻道下山,不是为了我大乾官家,而是为了……我大乾。”

  对于李寻道而言,如果非要换掉一个官家才能让诸多势力达成团结的话……那就换吧。

  相较而言,在此时掀开一场内战,才是最愚蠢的行为,燕人怕是做梦都得笑醒。

  只能说,这些人,这些势力,选择了一个发动的,最好时机。

  姚子詹有些失魂落魄地坐了下来,这位乾国文圣,在政治上和实干上,其实都欠缺了很多火候,他擅长的也就是两项,一个是做诗,一个是做人。

  官场的尔虞我诈,其实并不是很适合他,否则年轻时就不会一路被贬来贬去,差点死在了东海某座岛上。

  韩相公看向姚子詹,

  道;

  “子詹………”

  “唉。”没等韩相公把话说完,姚子詹就先叹了一口气,道:

  “我为瑞王世子草拟登基诏书吧。”

  韩相公提醒道:“先拟太子的。”

  姚子詹翻了个白眼,道:“何必脱裤子放屁?”

  韩相公笑道:“因为心里头,会觉得干净啊。”

  李寻道手里握着杯子,

  问道:

  “你们军中选的是谁?”

  政变,肯定需要调动军队;

  且官家的清心阁外围,可是有一支忠诚于官家的军队一直保护着官家。

  这时候也没什么必要藏着掖着了,韩相公直接道:

  “钟天朗。”

  姚子詹大惊:“他……他怎么敢!”

  钟天朗是当朝驸马,更是为官家赏识信任且一手提拔,如今竟然……

  韩相公不以为意道:

  “所以说,重文抑武,并非全是错,那些武将丘八,一个个的,都是喂不熟的白眼儿狼呐,呵呵。”

  说到这里,

  韩相公忽然攥了一下拳头,

  砸在了床边,

  自己本人也引起了一连串的咳嗽,

  但尽管如此,他还是提起嗓子骂道:

  “也就燕国的那位摄政王,是个彻头彻尾的异类!”

  李寻道纠正道:“他是奇葩。”

  这里的奇葩,是褒义。

  姚子詹叹息道:“要是那位郑老弟愿意造一下反,那我愿意给他写一百首诗歌功颂德。”

  李寻道笑道:“人家写诗的本事,说不得不比你差,只不过人家志不在此,这话,还是你自己说的。

  当年,我们盼着燕人的镇北侯造反,结果没反;

  后来,我们盼着燕人的靖南王反,结果没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