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9章 新君
眼睛充满着胆怯。

  三岁还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年纪,特别皇嫡十分粘陈皇后,至此现在都不太会说话,面对这一大帮文武百官第一反应却是害怕。

  好在,旁边有陈皇后相陪,而冯保亦在旁边帮着主持大局,加上内阁内臣相符合,这一些新君正式露脸的流程顺利完毕。

  “臣等恭送新君!”

  郭朴和林晧然看到新君乘坐御辇返回紫禁城,再度率领文武百官朝着御辇上的皇嫡子规规矩矩地行礼道。

  一些直正的官员看着年仅三岁的新君,眼睛不由得闪过一抹担忧,既是提防陈太后搞外戚乱政,亦是提防着内阁的权势过大。

  可以肯定的是,大明在很长的时间里,皇帝将会是一个“虚君”,真正拥有话事权的是陈皇后和内阁。

  咚咚咚

  午楼的钟声突然不间断地响了起来,像是在呼唤着同类一般。

  城北的柏林寺的钟响了,城东隆福寺的钟响了,城西崇玄观的钟响了,外城大报国慈仁寺的钟响了,全京城的钟都响了。

  按着大明的国丧制度,京城内的寺观在此期间每日都要击钟三万杵,代刚刚驾崩的皇帝“造福冥中”。

  至于京城的百姓虽然不禁音乐嫁娶,但无疑要遭受钟声的滋扰,同时京城禁屠宰半个月左右,却是很难再吃到新鲜的肉。

  郭朴看到御辇消失后,便是对着林晧然提议道:“若愚,咱们进去吧!”

  “好!”林晧然知道接下来是真正的体力考验,亦是轻轻地点头道。

  文武百官跟随四位阁臣从午门的掖门进入,此次并不是前往金銮殿,而是直接来到几筵殿进行哭丧。

  这座宫殿匾额已经用白布盖住,门前树挂上了灵幡、白旗等,而殿正摆有酒馔等祭奠物的供案,上面存放着隆庆灵位。

  当朝天子驾崩,这已然不会是小事。而今整个天下都要进入国丧流程,京城的衙门亦是停止运转,哪怕各地的藩王都要面向京城跪礼。

  自今日起,满朝官员都要进入丧期,奔丧不仅对身体是一种考验,而且还要实行严格的斋戒。

  文武官员来到几筵殿,却不论是真情还是假意,到了这里不能够再表现轻浮,而是要规规矩矩地哭丧。

  不仅文武百官和勋贵要前来这里致奠,在京的三品以上诰命夫人亦要前来,像吴秋雨所在的诰命圈子都得悉数到场。

  五年的时间亦不算太过遥远,其实很多事情按着嘉靖当年奔丧的流程即可。

  通政司八百里传邮将讣告和遗诏发布全国,却是从省会、府城、县城、乡镇和村落,整个大明都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跟着历朝历代的皇帝一般,死后都需要定下庙号和谥号。

  庙号和谥号是皇帝死后的在庙中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这个名号关系着隆庆的功过,无疑亦算是一件大事。

  若是按照以往,这些事情肯定是由新君来拍板,只是现在的新君仅仅三岁,而这个决定权会移交给陈皇后。

  只是陈皇后对这些事情根本不懂,且她对林晧然等阁臣十分信任,便将这些事情一并交给了内阁定夺。

  由于郭朴已经生了辞官的心思,而今内阁真正的决策人其实是林晧然,林晧然在几番权衡后,便是给隆庆敲定“穆宗肃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