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征途
��船长身边,多多少少会耳濡目染。因为刘继兴也给邵廷鋗,准备了不少军院的学员在身边,而邵廷鋗自然也会,派学员给何逍遥做助手,他自然平时已经接触过这些东西,所以对这些想法没有太多奇怪。

  但是,何逍遥毕竟还是有些陌生,不由对刘继兴更是感觉兴趣,看着刘继兴笑盈盈的安排,和大家探讨大汉军队的发展。情不自禁也参与了进来,毕竟这次回来兴王府叙职,邵廷鋗的目的也是让何逍遥认同,和大家更加熟悉亲近,也是对何逍遥的一种考验,和对刘继兴的一种尊重。

  楼舰起航缓缓,离开了港湾,在诸人的注视下离开,目的地自然是兴王府。

  刘继兴一行回到兴王府,低调的回归皇宫,而一行精英们,却在杨济的安排下,住进了宫里官员轮值地收拾出来的几个院子。一切继续保持着风平浪静,刘继兴不想自己的行动让太多的人掌握,也不会高调到出行需要什么排场。

  自己现在的地位在岭南已是极致,一切外在的虚荣,对于自己来说已不重要。不是也不像后世的富二代、官二代,自己要寻找生存在这个时代的意义。一向感觉显摆没有什么用,而且这次出行,主要就是为了真正的私访,看看民众的归属。至于接见这些将领,那都是计划之外的事情了。

  这个时代有计划必然要有条件,古代每一次征战必然劳民伤财,几年也无法恢复基本的生产,就是刘继兴自己生活的时代也是如此。没有坚实的财政和物资,发动战争只会让自己和人民,陷入到万劫不复的地步,所以古代才会说三军出征,粮草先行的道理。

  事实证明,岭南虽然身处蛮荒,但是经过刘隐、刘岩家族几代经营商业,已经远远的富裕过江南和中原。加之刘继兴大力发展海上贸易和内地经济,刘继兴完全有信心各方面的支持。

  最重要的还是,这次出行让刘继兴看到了民众对皇朝的信心。有很多事情如果一直停留在纸面上,那么它永远只是个计划,可是只要动手去做付出行动,那才是真正的计划实施。

  这天回来后,刘继兴几乎没有休息,就是召集绿营和密党的首脑进宫,连夜又召集了朝中各个部门的大佬们,询问各处的准备。而且破例把几个新晋的年青将领都叫来,让他们旁听讨论。这使得大家感觉接受到另外一个信号,那就是皇帝要提拔新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大动作了。

  这晚皇城通明的灯火持续,兴王府各种势力都想通过各种渠道,获知一些消息,无一例外失望而回。

  第二日早朝,居然在京七品以上的文武官员,纷纷接到命令入宫朝会。

  起朝,官员鱼贯而入。

  大家看到,就连平时很少出现的几个亲王都出现了在朝会。颇显气宇的桂王刘璇兴,客气的和自己认识的每一个官员招呼。至于那些官衔太低的官员也轮不到和桂王交流,桂王自信满满的站在首排,和李抑这些大佬站在一起。

  李抑几个显然和皇帝讨论了一个晚上,闭着眼睛站在那里有些老神在在,对桂王简单聊了几句就不再说话了。他在赵章周去世后,已经被刘继兴升为左仆射,列为文班第一。

  他身边站着的自然是女侍中卢琼仙,她清瘦了许多,脸色沉静不知道在想什么!而她身边就是江南望族出身的萧凗,萧凗是刘继兴的媛夫人萧玥的亲叔叔。萧玥进媛夫人后,先帝的媛夫人李丽姬改为丽妃。而萧家举族搬来兴王府,许多萧家子弟受到重用。

  这个萧凗就是其中之一,他本是吴越国太仆寺臣,归来兴王府后先后被刘继兴任职中书。确实萧凗能力也是惊人,大大小小的事情给刘继兴解决不少,如今已经被刘继兴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