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天赋还是太差了
/>
裴镇先问了云落的伤情,云落道:“不碍事。”
郑伏龙和甘苏领着那些二年级的弟子围过来,至于赵恪自然是已经离去。
郑伏龙有些遗憾地道:“还以为你能继续创造奇迹呢。”
云落微微笑道:“生活中哪有那么多不可思议的奇迹,奇迹只是生活的点缀,而不是生活的常态。”
甘苏也报以笑容,“可是我们觉得,奇迹似乎是你的常态。”
云落摇着头,“这个心态可不好,对我尤其不好。”
众人会心一笑。
时时刻刻追求那些奇迹,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一团糟,我们会去记住那些璀璨的点缀,但终归还是要回到生活的常态,常态之中才有平平淡淡长长久久的幸福,这样才是人生。
小灵脉的房间依然如故,云落推门进去,恍如隔世。
伤口处的剑气已经被霍北真清除,命人仔细包扎了起来,云落看着放在床头的那身麻衣,再次涌起了那个古怪的念头,哑然失笑。
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开了门,五人聚集在云落的小屋之中,却是云落先开了口:“天启,你的伤如何了?”
符天启笑了笑,露出洁白的牙齿,“没事了。”
裴镇仰趟在云落的床上,感慨道:“你啊,自己都那个德行了,还想着关心别人。”
崔雉看不过去,一脚踹向他悬在外面的小腿,“能不能有个人样?”
裴镇捂着腿,“疼!疼!”
云落一脸无奈。陆琦开口道:“我们的意思是我们五人一起用这个悟道石,刚好每人十一天。”
云落惊讶道:“这也行?”
裴镇笑着坐起,“刚才霍师兄送我们回来,我悄悄问了他,他说不让别人知道就行。”
云落却想起之前从广场上离开时,陈清风以心声告诉他的话,让他白天在这儿好好突破境界,每天晚上要去剑阁小屋。
于是他朝着众人道:“你们去吧,四个人也就十三天多点,刚好能赶上剑冠大比。”
裴镇先惊讶道:“你不去?”转头便想起了什么,指了指剑阁的方向,“不会又是?”
云落笑着点点头,裴镇双手抱拳,“壮士!保重!”
裴镇朝陆琦道:“你们别劝了,他是真有事了。咱们自己玩去!”
接下来的一番闲聊之后,众人散去。
云落将符天启留下,向他请教了一些他画符的经验之后,一脸无奈地将他送走。
他问了很多,符天启的回答也很简单,就那些样子,随手一画不就成了吗?
云落无力地仰趟在床上,眼神空洞地望着房顶,自己果然是天赋太差了。
--------------------------------------------
清河郡,崔家本宅,宅子占地极广,几乎绵延围住了一座山头,宅中有山有水,有清溪碧潭,有繁花巨树。
最核心的山腰处,一个精神矍铄的老头,身着青衫,面相威严,正端坐在一处凉亭中的石桌上,看着手上的信,桌上摆着笔墨纸砚。
凉亭外,站着两个中年男子,�
郑伏龙和甘苏领着那些二年级的弟子围过来,至于赵恪自然是已经离去。
郑伏龙有些遗憾地道:“还以为你能继续创造奇迹呢。”
云落微微笑道:“生活中哪有那么多不可思议的奇迹,奇迹只是生活的点缀,而不是生活的常态。”
甘苏也报以笑容,“可是我们觉得,奇迹似乎是你的常态。”
云落摇着头,“这个心态可不好,对我尤其不好。”
众人会心一笑。
时时刻刻追求那些奇迹,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一团糟,我们会去记住那些璀璨的点缀,但终归还是要回到生活的常态,常态之中才有平平淡淡长长久久的幸福,这样才是人生。
小灵脉的房间依然如故,云落推门进去,恍如隔世。
伤口处的剑气已经被霍北真清除,命人仔细包扎了起来,云落看着放在床头的那身麻衣,再次涌起了那个古怪的念头,哑然失笑。
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开了门,五人聚集在云落的小屋之中,却是云落先开了口:“天启,你的伤如何了?”
符天启笑了笑,露出洁白的牙齿,“没事了。”
裴镇仰趟在云落的床上,感慨道:“你啊,自己都那个德行了,还想着关心别人。”
崔雉看不过去,一脚踹向他悬在外面的小腿,“能不能有个人样?”
裴镇捂着腿,“疼!疼!”
云落一脸无奈。陆琦开口道:“我们的意思是我们五人一起用这个悟道石,刚好每人十一天。”
云落惊讶道:“这也行?”
裴镇笑着坐起,“刚才霍师兄送我们回来,我悄悄问了他,他说不让别人知道就行。”
云落却想起之前从广场上离开时,陈清风以心声告诉他的话,让他白天在这儿好好突破境界,每天晚上要去剑阁小屋。
于是他朝着众人道:“你们去吧,四个人也就十三天多点,刚好能赶上剑冠大比。”
裴镇先惊讶道:“你不去?”转头便想起了什么,指了指剑阁的方向,“不会又是?”
云落笑着点点头,裴镇双手抱拳,“壮士!保重!”
裴镇朝陆琦道:“你们别劝了,他是真有事了。咱们自己玩去!”
接下来的一番闲聊之后,众人散去。
云落将符天启留下,向他请教了一些他画符的经验之后,一脸无奈地将他送走。
他问了很多,符天启的回答也很简单,就那些样子,随手一画不就成了吗?
云落无力地仰趟在床上,眼神空洞地望着房顶,自己果然是天赋太差了。
--------------------------------------------
清河郡,崔家本宅,宅子占地极广,几乎绵延围住了一座山头,宅中有山有水,有清溪碧潭,有繁花巨树。
最核心的山腰处,一个精神矍铄的老头,身着青衫,面相威严,正端坐在一处凉亭中的石桌上,看着手上的信,桌上摆着笔墨纸砚。
凉亭外,站着两个中年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