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耆英会


  同时在御林军中进行的调查的结果也迅疾的反馈到了他的手里,御林军的情况比京城里的医馆更不乐观,几乎每个小旗都发现了类似的病人。有些病人是已经病死了,有些是刚发病,但是因为抗洪防汛的任务紧急,这一次并没有到城门楼上来就诊。

  王院判立刻将他搜集到的情况跟费神医说了之后,马上拟定了一份奏折,紧急上报给皇上。说明京城可能出现的新的瘟疫,以及这可怕瘟疫很可能会造成的可怕后果。

  ——————

  司马光这次患了暑温,差点死了。两个赫赫有名的好友前来探望,他们就是前宰相文彦博和富弼。

  这两位可都是北宋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曾经官居宰相。只是因为跟王安石变法意见不一,最终被迫退居洛阳,与司马光一起,以富弼做为主导,组织了同样在洛阳的退休后的高官,总共十三人,成立了一个洛阳耆英会。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反对王安石变法又身居高官年龄相仿之流,在一起饮酒作赋,倒也逍遥自在。本来司马光的年龄比他们差了十多岁,是没有资格参加这个会的,但由于司马光学问好官位高,又同样是反对变法而被迫退休的,与这些人可谓同道中人,因此,富弼文彦博等人便强行拉他入伙,成为了十三人中年纪最幼者。

  在众人倡议下,司马光提笔为他们的耆英会写了一个活动规则,也就是聚餐的时候的规约,约定他们吃饭的规模和其中的若干规矩,杜绝铺张浪费。

  这些人在洛阳期间时常聚会,成为了名扬朝野的一段佳话。司马光这次到朝廷进献资治通鉴,文彦博和富弼也恰好身体不适返回京城就医,没想到这三位巨头都被洪水围困在了京城汴梁,而这时司马光因为家中被洪水淹没,上万的藏书全部浸泡,痛心疾首之下,不辞辛劳亲自整理书籍,结果染染上了瘟疫,一病不起,几乎一命呜呼。幸亏得到小郎中杨仙茅的救治,这才捡回一条性命。

  在他病重期间,富弼和京城的其他与司马光平素里要好的官员也都来探望,就连皇帝宋神宗都派出宦官前来慰问。

  在得知司马光的病情得到控制之后,文彦博和富弼十分高兴,这一日带了些酒水,到府上来问司马光能否喝上一杯。

  司马光是这些人中年纪最轻的,性格也是最直爽的。被老大哥拿酒携着美食前来哪有说不的道理。尽管身体还没完全康复,但是由于捡回来一条命,心情高兴。自然是连声答应,又吩咐自己夫人亲自下厨做了几样小菜端上来,与两位老大哥一起,三人在花园凉亭摆上酒宴,把酒言欢。

  这时外面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这些连日的雨水将司马光的花园已经浇的是,积水成潭。

  坐在凉亭之上,环顾四周,斑斑驳驳的都是清亮的潭水,就像身处碧波之中,三个老家伙心情都不错。你一杯,我一盏,喝的甚是高兴,不多时就有些高了。

  司马光想得最多的便是这几日自己的死里逃生。因此忍不住在酒宴之上便说起了这个话题,说道:“我这次大难不死,全靠遇到了一个贵人。这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郎中,才二十出头,但是医术之高,无人能出其右,至少在我看来是这儿样。当然不仅是我,包括太医院医术最高,号称神医的费神医也都对他推崇备至。也正是费神医的引荐,才找到这位小郎中替我治好了病,所以今日才得以与两位老哥把酒言欢,不然我只有在阴间看着你们喝酒流口水了。哈哈哈。”

  富弼和文彦博两人对司马光生病和救治的过程不甚寥寥,虽然来探望过,但当时都还是在救治之中,并没有说的这么细。今日听他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