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一鸣惊人的书铺
  侠义社案的热度并没有维持多久。

  因为后续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勋贵反弹。这回罗彦处置已经将原本捏成一团的公侯小团体彻底分化了,个别几个人,也闹不出什么动静来。没有波澜,便不能继续吸引人的眼球。

  但真正将大众的目光引到别处的,是另外两件大事。

  第一件便是李世民在外巡视一个月,终于回来了。

  帝王出巡乃是国家大事,如今能够安全回归,人们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热点。而且那侠义社案的魁首乃是皇亲,想要看李世民究竟怎样面对这件事情的人多了去了。

  可是让他们失望了,李世民在南巡期间,早就接到了李承乾的奏报。先前既然罗彦审理过后没有再闹出什么事情,自然说明李世民是同意罗彦的处理办法的。

  所以,人们失望了。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真正的让所有人都不再管那侠义社的事情了。

  八月十五,中秋。

  天刚刚亮,士子们苦等一年的中秋文会还需要等到月上中天才行。这太阳高照的白天,也只有约上一两个好友,在茶楼酒肆里提前预热下节日的气氛罢了。

  然而,就在街上的行人渐渐多起来的时候,东市一家关闭了很久的铺面前边,忽然间锣鼓喧天。

  长安人都知道,一旦在东市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说明,这里的店铺,今日要开张了。

  此时铺面上尚未挂起匾额,仅仅是在门前结了彩绸。而店门紧闭,压根不知道里头到底是卖什么的。来来往往的人们逐渐围拢到这里,朝着在门前一直敲锣打鼓的汉子们询问起来。

  然而,这样的询问注定要让他们失望。长安城中这样的班子很多,大都是一些农闲的壮汉来赚两个贴补钱。很多时候主家压根就不会告诉他们其他信息。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敲好锣鼓就行了。

  好热闹的人们自然不愿意就此离去。这家到底是做什么的,没有看个清楚之前,自己这就走了,岂不是很亏?

  万一这家的店主要发些利市,多多少少混上那么几文钱,也够一两天的浑酒了。

  怀着这样想法的人不是一个两个,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围堵在这里。但奇怪的是,往常这样啸聚人群,维持治安的金吾卫早就来撵人了,今日却连个金吾卫的毛都没见到。

  “这家店铺的背景定然无比深厚。”不约而同地,人们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个想法。

  巳时,早晨的清寒彻底消失不见。

  还在着急等待的人们,忽然就看到店铺的门被打开了一条缝。随后这条缝隙越来越大,以至于到了最后,让店铺的大门直接打开。

  听到开门声的吹鼓手们更加卖力地做起事情,一时间锣鼓喧天让周围围观的百姓都有些震耳欲聋。

  原本还略显昏暗的店铺被阳光照射进去,人们赫然发现,这里居然是一家书铺。

  好些人不禁撇撇嘴。

  闹了这么大阵势,居然就是个卖书的。长安城大大小小的书铺十多家,基本上已经将整个市场都饱和了。这个时候再搞出来一家书铺,跟找死有什么区别?

  更何况,那十来家各个背景不差,早就在暗中形成了联盟。这家也不知道是怎么挤进去的。

  看着走出来的人,人群里忽然间有人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