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自请去教国子学
�如晦为什么会这么说:“克明,这是为何?”
杜如晦知道这次自己是必须要满足这位的心了,所以也不再隐瞒:“首先,侯将军说的对,罗彦那个性子,到了哪里都是惹事的货。也就教书能够让他收点心。陛下不信,不妨想想当初他教授弘文馆的时候,虽然中间也曾让太子与一干高官子嗣去种地,可是陛下可知,那些人回来之后,在长安闹事的次数都少了很多。”
这话却是让李世民颇为惊讶。
“这是为何?”
“那些孩子在民间吃了不少口头,尤其是知道这衣食来之不易,自那之后,沿街不再随便走马。田猎时也不再踩踏农田。只是这两样,就已经足够那长安县县令对他感激涕零了。”
杜如晦看着李世民渐渐转暖的神色,笑着解释道。
“至于第二个原因,却是罗彦已经一心扑到了经籍上。即便陛下要他做其他的理政官,怕是也不会如先前那边尽心了。”杜如晦不禁有些惋惜。
当他真正了解了罗彦的本事,就知道那小子绝对是将来宰辅之位的不二人选。但是如今就这样,在朝堂的争斗中死了心。虽然也要怨罗彦自己心智不坚定,可是,罗彦承受的压力,又有谁能够知道呢/
说完以后,杜如晦心里暗自叹息着。
李世民听完杜如晦的话,却沉默了。杜如晦的言外之意他也知道,原本是想磨磨罗彦的性子,没有想到那厮居然如此执。不过一想罗彦毕竟还是他李世民的臣子,到时候拿出来救火,也不是不可以,李世民这才放下心来。
“好,既然他想这么做,那么朕就满足他的要求。让他去国子学做个助教,三日之后便赴任。我倒是要看看,他罗彦能闹出什么幺蛾子。”
李世民满怀着信心,对群臣说道。(未完待续。)
杜如晦知道这次自己是必须要满足这位的心了,所以也不再隐瞒:“首先,侯将军说的对,罗彦那个性子,到了哪里都是惹事的货。也就教书能够让他收点心。陛下不信,不妨想想当初他教授弘文馆的时候,虽然中间也曾让太子与一干高官子嗣去种地,可是陛下可知,那些人回来之后,在长安闹事的次数都少了很多。”
这话却是让李世民颇为惊讶。
“这是为何?”
“那些孩子在民间吃了不少口头,尤其是知道这衣食来之不易,自那之后,沿街不再随便走马。田猎时也不再踩踏农田。只是这两样,就已经足够那长安县县令对他感激涕零了。”
杜如晦看着李世民渐渐转暖的神色,笑着解释道。
“至于第二个原因,却是罗彦已经一心扑到了经籍上。即便陛下要他做其他的理政官,怕是也不会如先前那边尽心了。”杜如晦不禁有些惋惜。
当他真正了解了罗彦的本事,就知道那小子绝对是将来宰辅之位的不二人选。但是如今就这样,在朝堂的争斗中死了心。虽然也要怨罗彦自己心智不坚定,可是,罗彦承受的压力,又有谁能够知道呢/
说完以后,杜如晦心里暗自叹息着。
李世民听完杜如晦的话,却沉默了。杜如晦的言外之意他也知道,原本是想磨磨罗彦的性子,没有想到那厮居然如此执。不过一想罗彦毕竟还是他李世民的臣子,到时候拿出来救火,也不是不可以,李世民这才放下心来。
“好,既然他想这么做,那么朕就满足他的要求。让他去国子学做个助教,三日之后便赴任。我倒是要看看,他罗彦能闹出什么幺蛾子。”
李世民满怀着信心,对群臣说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