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猫鬼传奇(55)——一双舞靴
��维还没有过够闲云野鹤、隐居交友的日子。

  一转眼又过了四年,欧阳修三番五次举荐韩维,向仁宗说,“韩家八子,绛、维、缜三子最为出色,然绛趋于同,缜趋于严,独维适于正。”于是仁宗命韩维进了太常礼院,专管国家仪典,祭祀礼乐。而后来英宗选韩维当太子幕僚的理由,也是看中了他身上的这种气质。希望由他教导赵顼,能让太子学学那种气质。

  但是,在司马光眼里,韩维进入官场靠的是父荫,没有参加科考是“硬伤”。外表看起来再正人君子,腹中没有真才实学,并不能称为“表率”。如今做了“潜龙人”,以帝师自居,你便敢在朝堂开口说话了?

  王广渊摸透了司马光的心理。只要韩维支持自己的奏折,司马大人就一定要借机显示一下自己的“真才实学”。不过,不得不承认司马大人提出的举措,大大出乎了他们的意料。王广渊本来认为,司马光一定会在自己那些改良方法的基础上,修改一些细节,提出一些新的方案,以显示自己的高明,但却没想到他是通盘推翻,而且彻底解决了火政的弊端。

  司马光的奏折就是想打王广渊和韩维的脸。我若想做,决计比你们做的好百倍、千倍,看看老百姓最后会记住这是谁的功绩?

  尽管最后的结果跟最初的预想稍有偏差,王广渊和韩维却乐见其成,他们都不是拘泥小节的人。

  王广渊是开国功臣之后,韩维是崛起的政坛家族成员,这就是当今皇帝赵顼的“左膀右臂”。他们这么多年来,合作无间,各有担当。王广渊深谋远虑,行事不择手段,却又容易得罪人。所以他更要韩维保持不苟言笑、拒人千里的样子,便是这样高高在上,不食烟火之人,偶尔说出的一两句话,才更管用。

  韩维见今日之计成了,心里喜悦,面上却装出难看的样子,像是输了阵的败犬,看得司马光洋洋得意。

  韩维对王广渊的深谋远虑深感佩服。他突然回想起了几年前,大皇子仲建赐名“顼”,初封颍王,建府邸,择幕僚,是他们合作的开端。只是那时他们相互并不了解,而且之后两人在对太子的培养上起了分歧,甚至有点看不惯对方。

  谁又能想到,让他们相识相知的,竟然是一双“舞靴”

  赵顼年少,也同寻常孩童一样,喜欢漂亮的衣物、精致的饰品,他让李宪弄了一双京中流行款式的弓样靴子,有着又尖又弯的靴头,缀着闪闪发光的亮片。他议事时穿着,心里美滋滋的。等说完事情,韩维却冷冷扔下了一句:“王安用舞靴?”

  直白点,意思就是“王爷穿着花里胡哨的靴子,准备跳舞吗?”

  “孔子曰: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亵服。”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饰物,譬如“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要求在缁衣朝服里穿羔裘,且是黑羊皮;素衣凶服,内里需穿白色鹿皮;黄衣乃是腊祭之服,内宜穿狐裘……韩维在衣着上是完美主义者,素来对赵顼要求严格。

  赵顼十分羞愧,忙命李宪把那靴子毁掉。

  就这么过了几日,韩维在书房为颍王讲经,王陶、孙思恭在一旁陪伴。王广渊却穿了一身奇装异服、脚蹬一双弓样靴子,走进书房,还故意发出踢踏响声。

  颍王看了看,与自己之前穿过的那款样子相近,他心中有些不安,不懂王广渊这是何意。

  王广渊不顾韩维的脸色,直接向颍王奉上了一张纸,道:“此乃微臣着舞靴、跳一舞,得来的!”

  颍王接过去一看,脸上带着惊喜,又带着不解,忙把那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