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斗画——丐帮
�每到一地,也得先拜堂口,听命于分舵的堂主。

  丐帮总舵在洛阳,京城的分舵,称启粱堂。

  由于京城地位特殊,启粱堂并不常设堂主,而是由丐帮四大长老轮流坐阵。

  一般印象,都认为乞丐是些衣衫褴褛、无所事事,乞讨一顿算一顿的叫花子。到了洪七里的手中,花子们都不用乞讨过活了,丐帮每个分舵都有自己的营生不说,这“嗟来之食”吃起来也是另一番情形了。

  又到了丐帮派出“礼堂”的香主们,到各店铺收“醒堂钱”的时间。

  相国寺东门的大街上,商铺林立,热闹非凡。街上尽是书店,也有些卖幞头、腰带男饰的店面。一家幞头店外,直挺挺站着两个衣着整齐讲究的年轻人,单从外表看不出来他们是乞丐,不过明眼人,便能从他们腰间缠着的一条百花补丁腰带,认出来他们是丐帮子弟。丐帮素来喜欢在腰间做文章,但凡有些身份的,会挂铁环腰悬,腰悬上坠着代表不同身份的布袋。“礼”源于上古祭神求福的仪式,礼仪膜拜乃肃穆之事,主事黑色,“礼堂”的香主,会在铁环腰悬上挂上黑色布袋。

  丐帮收钱是有讲究的,进行的十分低调。一般丐帮香主到了柜上,会道一句:“开山破土!”说罢,把一块中空的醒木放在柜上。

  掌柜的看见了,便回一句:“聚水成涓!”然后他拿过那醒木,把相应的礼金放进去,推回到对方面前,道:“醒堂堂兴!”

  香主收到礼金,便会补句吉利话:“礼到利来!”

  其实,“醒堂钱”就是“保护费”。不论怎么说,只要在丐帮的地盘上,各家店铺生意兴隆,日子过得安稳,自然没人会吝惜这一点点小钱。

  确实如众人所言,丐帮早就成了江湖第一大帮。

  月玡儿在启粱堂挂了一个礼堂香主的闲职,不过每次到了收“醒堂钱”的时候,她还是愿意亲自走一趟。

  京中丐帮经营已久,一切自然熟门熟路。两名丐帮弟子等在店外,月玡儿一人走进店里。收了钱,走出店铺,她向门口的两名丐帮弟子点了点头,其中一人便在那店铺门口挂上了一块小木牌,表示这家店已经交过“醒堂钱”了。

  这条街全收完了,他们向北往小甜水巷走去。

  迎面正见丐帮的小弟子带着一堆赤脚的孩子,坐在街边的水渠边嬉戏。

  “小游子!”

  男孩梳了个童子头,一身干净衣衫。他站起身,亲热的叫道:“月姐姐!”

  月玡儿指了指那群孩子,低声问:“他们都是孤儿?”

  “嗯,有的孩子并不知道父母不在了,这两天我都记着数呢。”男孩点头说。

  月玡儿从口袋里摸出一小串铜板:“拿着,买冰糕吃。”

  “刚才孙婆婆给我钱了,我给他们买馒头吃了。”

  “她是她,我是我,拿着。”

  男孩个子不高,却生了一双大手,他抖抖手上的水,接了过去,咧嘴笑着。

  “咦?欧阳大哥!”月玡儿抬起头来的时候,突然在街对面看到了装扮成欧阳峰的克里斯。月玡儿心里猜测:他今天穿得很奇怪,布衫外又套了件皱皱巴巴的布衫,怎么看起来有点像进城的流民?就是穿成这样,怎么自己的心还怦怦直跳?

  再看那张刚毅俊美的脸,顿觉这样的奇装异服,似乎穿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