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杀机——遇仙
��台布,没有装饰摆件,单单摆着文房四宝,除了桌上那只天青釉弦纹茶樽这样的汝窑御用品,你是看不出这是九五之尊的皇帝书桌。书桌后摆着四大件书架,上面的书都装满了,书架左边四幅字画全都出自前代皇帝仁宗的手笔。书房地上也没铺地毯,青砖大瓦冷森森的。几处梁柱挂着及顶触地的深棕色纱帐,与屋里所有家具摆件的颜色一样,深沉肃穆,却有点阴沉沉的。克里斯心道这室内装修,皇帝儿子倒跟他老娘的品味一模一样。
最近这几天艳阳高照,空气干燥,蝉鸣从庭院的树上传来,还不太响亮,却已是盛夏的前兆了。除了偶尔几声蝉鸣,这座房屋静无声息。克里斯抬眼看去,皇帝正专心致志,挥动朱笔御批,仿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这下她倒更肆无忌惮的观察起来了,赵顼身穿团龙纹月色常服,黑纱软脚幞头,他脸颊瘦长,下颌却圆润,唯有孩童似得小巧朱唇和龙相有些不协调,下巴上蓄起薄薄一层胡茬。
随着皇帝把笔往笔山一搁,他缓缓仰起头来,语调略带龙威的抑扬顿挫:“蓝元霄。”
“微臣在。”
感觉皇帝久久盯着自己,克里斯不敢松懈,低头等着皇帝训话。
赵顼从桌上放的密密实实的奏章中,拿起一个,“你拿去看看。”
她没有答话,走上前几步接了过去。
她打开奏章,迎面扑来一股清淡的墨香。
克里斯暗叹眼前的一手好字,这人笔老墨秀,飘逸灵动。克里斯也是从小练书法的,她的书法老师曾说过“右军若龙、北海似象”,而此刻她却觉得这人的字仿佛带着海面吹来的风涛之气,让人赏心悦目。
眼神扫过内文。北美华人依然实行繁体字,克里斯看得懂,只是“之乎者也”的古文凑在一起比较晦涩拗口,但她也能猜出大概的意思。
她心底一沉:皇帝到底要干什么,不是真的想知道我的意见吧?
赵顼见蓝元霄支吾不语,问:“怎么?”
克里斯总感觉不对劲,又说不清,所以现在选择装糊涂,回道:“上面的字,微臣认不全。”
没想到蓝元霄竟然是个大字不识的草包!赵顼微皱眉头,说:“算了,你看中间那段‘京师者,诸夏之本也。今荐绅之士,不励名节而以势利离合,器皿衣服穷於侈丽,车马宫室过於轨制,奸声乱色盈溢耳目,衢巷之中,父子兄弟不敢肩随,孰谓王者之都而风俗一至於此哉?’意思就是说京畿之地名节之士不存,追名逐利之辈众多,奢华享受超越祖制,街巷中充斥着流言蜚语,奸邪之声误导人心,王都本应是一国之本,可风俗败坏至此,如何能让百姓追随。”
听到赵顼给自己用白话解释了一遍,克里斯只得回答“大概听懂了,似乎又没听懂。”
赵顼心里咒道:真是笨的要死。
“朕初即大位,下诏让百官尽言朝廷积弊,也是希望广开言路。写这份奏折的人乃是文州曲水县令,士大夫中他素有名节,位下而言高。他说京城之内风俗败坏,奸邪之人误导人心,朕想知道是否真有此事。”
赵顼虽然表面赞扬曲水县令,心里却颇为反感,奏章被他押下许久一直没有批复。一个小小县令跑来跟朕谈论治国之道。现在国库空空,朝廷急需用钱,他却告诉朕要节制度僧牒,若不是靠卖僧牒,国葬哪来的银子?现在朝廷还能运转?真是不可理喻!
只要碰到政事,赵顼的脑子就会转个不停。
最近这几天艳阳高照,空气干燥,蝉鸣从庭院的树上传来,还不太响亮,却已是盛夏的前兆了。除了偶尔几声蝉鸣,这座房屋静无声息。克里斯抬眼看去,皇帝正专心致志,挥动朱笔御批,仿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这下她倒更肆无忌惮的观察起来了,赵顼身穿团龙纹月色常服,黑纱软脚幞头,他脸颊瘦长,下颌却圆润,唯有孩童似得小巧朱唇和龙相有些不协调,下巴上蓄起薄薄一层胡茬。
随着皇帝把笔往笔山一搁,他缓缓仰起头来,语调略带龙威的抑扬顿挫:“蓝元霄。”
“微臣在。”
感觉皇帝久久盯着自己,克里斯不敢松懈,低头等着皇帝训话。
赵顼从桌上放的密密实实的奏章中,拿起一个,“你拿去看看。”
她没有答话,走上前几步接了过去。
她打开奏章,迎面扑来一股清淡的墨香。
克里斯暗叹眼前的一手好字,这人笔老墨秀,飘逸灵动。克里斯也是从小练书法的,她的书法老师曾说过“右军若龙、北海似象”,而此刻她却觉得这人的字仿佛带着海面吹来的风涛之气,让人赏心悦目。
眼神扫过内文。北美华人依然实行繁体字,克里斯看得懂,只是“之乎者也”的古文凑在一起比较晦涩拗口,但她也能猜出大概的意思。
她心底一沉:皇帝到底要干什么,不是真的想知道我的意见吧?
赵顼见蓝元霄支吾不语,问:“怎么?”
克里斯总感觉不对劲,又说不清,所以现在选择装糊涂,回道:“上面的字,微臣认不全。”
没想到蓝元霄竟然是个大字不识的草包!赵顼微皱眉头,说:“算了,你看中间那段‘京师者,诸夏之本也。今荐绅之士,不励名节而以势利离合,器皿衣服穷於侈丽,车马宫室过於轨制,奸声乱色盈溢耳目,衢巷之中,父子兄弟不敢肩随,孰谓王者之都而风俗一至於此哉?’意思就是说京畿之地名节之士不存,追名逐利之辈众多,奢华享受超越祖制,街巷中充斥着流言蜚语,奸邪之声误导人心,王都本应是一国之本,可风俗败坏至此,如何能让百姓追随。”
听到赵顼给自己用白话解释了一遍,克里斯只得回答“大概听懂了,似乎又没听懂。”
赵顼心里咒道:真是笨的要死。
“朕初即大位,下诏让百官尽言朝廷积弊,也是希望广开言路。写这份奏折的人乃是文州曲水县令,士大夫中他素有名节,位下而言高。他说京城之内风俗败坏,奸邪之人误导人心,朕想知道是否真有此事。”
赵顼虽然表面赞扬曲水县令,心里却颇为反感,奏章被他押下许久一直没有批复。一个小小县令跑来跟朕谈论治国之道。现在国库空空,朝廷急需用钱,他却告诉朕要节制度僧牒,若不是靠卖僧牒,国葬哪来的银子?现在朝廷还能运转?真是不可理喻!
只要碰到政事,赵顼的脑子就会转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