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七尸鳗
  一个堂堂巴王,一方诸侯霸主,要说表面上穿着金边凤纹袍,内里确只有一条破裤衩,说出去还不得让人笑掉大牙。

  这一切emma和安长维虽站在远处,却也看得想当的明白,走到近前细细的在那古尸身上看了看,原本我和胖子打算将它身上的凤纹袍给扒拉下来,可因为这尸体坐在衣服上的时间太久了,轻轻一碰,连皮带肉都掉下来了。夹杂着酱紫色的湿尸皮肤,这样的凤纹袍,只怕是价钱高不到哪里去。

  emma的眼睛停留在了湿尸的脸上,眼睛在它的脸上不停的转悠着,好像看到了什么极其特别的事情。

  我忍不住问道:“段小姐,有什么发现吗?”

  emma指着尸身上的牙齿对我说:“如果说这是巴王,那该如何解释它的这幅牙齿。”

  以前我在部队曾听一个留洋的军官提起过,在美国如果要验证一具面目全非的尸体是谁,可以通过三种方法,其一是最先进的dna技术,也就是遗传基因;其二是指纹,正如天底下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般,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其三则是相对比较古老,但有比较先进的技术,话说起来有些矛盾,但事实上却不难理解,那就是牙齿。

  每个人的牙齿都有着他独特的排列方式,牙床生长的方向,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只要牙齿还在,辨别一个人的身份也相对容易很多,在国外这种方法要早于dna的出现,也被广泛的利用。

  当然emma纵使再厉害也不至于通过牙齿就能辨别一个人的的身份,只是在她看来,这牙齿生得有些古怪罢了。

  古尸历经千年没有腐坏,牙齿毁坏的可能性更加是微乎其微,也就是说它这牙齿无论怎么看都是因为生前所致。牙齿毁坏的程度可不是一般的严重,就好比那常年不刷牙,生得满口蛀牙一般,坑坑洼洼,有一颗每一颗的。

  胖子看着这牙齿,一阵惊呼:“我的天呐,这家伙得是多少年吃糖不刷牙了,这牙齿掉得比我爷爷还严重。”

  我说:“你可拉到吧,人家还带也是个王,说不定人家活了百年,牙齿掉得差不多了,也情有可原。”

  说道年纪,emma摇摇头:“它绝没有你说的那么大年纪,最多也不过三四十,在那个年代,生得八指要么被奉为神灵,要么被贬为妖孽,纯粹是当地的风俗习惯所决定的。这个人也绝不是巴王,不管是里面的壁画,还是我们眼前所见,都足以证明,它只是一个替身。”

  替身这事儿古来有之,替死的事儿也是比较常见的情况,往往就是某些人要救另一个人,找一个死囚或者身份卑贱的乞丐来替死,明里死得这人大家也都会认为是其本人,甚少有人回去刨根问底,差个究竟。

  最近,也是最大的一次替死事件,是发生在明朝,明洪武三十一年,建文帝朱允文继位,施行削藩等政策,触动了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心,当时的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动兵变,洪武三十五年,燕王率军度过黄河,直逼南京城下。建文帝朱允文在周围人的劝说之下带人逃跑,在燕王军队抵达后的一场混战中,南京城内的皇宫大院起了火。当火势扑灭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了的残骸,已经不能辨认,据太监说它们是皇帝、皇后和他的长子朱文奎的尸体。

  不管别人怎么说,燕王朱棣哪里会不认得自己的亲侄子,虽对外宣称建文帝已死,可心里却是不信,四处派人打探建文帝朱允文的下落。以至于后来永乐皇帝派郑和七下西洋,后人传说郑和是带着寻找建文帝的使命下西洋的。因为永乐皇帝不知从哪里听说建文帝已经逃亡南洋。

  结果可想而知,建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