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前往吕克昂
  佩德森曾说吕克昂是古代第一所具有大学性质的学校,在这所学校中建立起的教学与研究之间的联系立即证明了它的效率,很快成为其他地方此类机构的榜样。今天一见,亚历山大终于明白了,学园的面积大大过了柏拉图的学园,配备了图书馆、博物馆和实验室,以供科学研究之用。亚历山大大帝远征的时候,一直要寄一些材料给他的老师做研究,这些材料门类广泛,又多是东方所特有的,因此对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亚历山大跟阿里马斯走了好久,景色倒是欣赏了不少,不过还是没见到他想见的园长,这时他看到一个年纪还不到二十的年轻人在林荫下呆。?

  “嗨,斯特拉图,你看到园长了吗?”

  “啊?”年轻人突然被惊扰,显得不知所措。

  “我问你看到园长了吗?”阿里马斯不耐烦地追问道,他觉得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呆头呆脑的,将来一定没什么出息。可他不知道的是,这个人将是狄奥弗拉斯图的接班人。

  “哦,刚刚我看到园长他和伊壁鸠鲁正在阿波罗神庙附近交谈,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那边。”年轻人反应过来了,不好意思地说道。

  “斯特拉图?!”

  “对,他就叫斯特拉图。”阿里马斯解释道,“我们走吧,园长一定又是边走边聊天,就像先贤亚里士多德一样。”

  “你在想什么呢?”亚历山大一时来了兴趣,向斯特拉图走去。

  “我在想一些问题。”斯特拉图转向亚历山大,然后笑笑:“算了,跟你说了你也不明白,连我都不太明白。”说完又作思索状。

  “能告诉我你在想些什么呢?”亚历山大有意想点播一下眼前的年轻人,于是追问道。

  “你有兴趣?”

  “嗯,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帝国叫做中国,他们国家有一位贤者说过一句话叫作‘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看我们这里正好有三个人,所以一定有一个人能做你的老师。”

  “哈哈哈哈哈,你才这么大就这么有自信能做我老师吗?,你凭什么呢?”

  “人的境遇不同,所知道的东西不一样。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亚历山大继续说道:“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而终不解矣。”

  亚历山大引用了韩愈《师说》里面的话,甚是精辟。斯特拉图想了好久,才有所体会。心里大骇,没想到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居然能有这样的学问,自己学哲学这么久,一个小孩随便一句话就如此精辟,心里不禁大为钦佩,于是变得重视起来。

  “你说的非常有道理,其实刚才我是在想这个世界是否有灵魂?”

  “我只想说,人死如灯灭,他的**也将于不久之后腐朽。他对人世间将不会再产生任何作用力,他的影响只局限在他生前的所作所为。”

  “那你如何证明呢?”

  “你什么时候看到或者什么时候听别人说过某人死之后他的灵魂杀害了某个人或者附了某人的身,抑或是出了什么声音?”

  “没有。”斯特拉图摇摇头。

  “那你看到过神明吗?他是否在大白天真真切切的出现在你眼前,而不是在脑海里、在梦幻中?其他又有谁看到过?”

  “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