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感应距离
br />   如果所在的地方他不熟悉,或是根本就没有去过,那就只能有个明确的方向感应和隐约的距离感应,对于具体所在,就一片雾茫茫了。

  就好像那张“纸巾2”,在交给顺丰寄出后,在市区里他经常都可以大概推断出所在的位置,在xx区,在xx街,大概在什么参照建筑物边上。

  但出了市区范围后,他就只能隐约地感知到“纸巾2”的移动方向了。

  不过如果是要进行追踪的话,他还是有办法循着感应去找到“纸巾2”。

  而从距离来看,即便之前在顺丰的快递追踪上,显示快递已经到了目标城市,直线距离超过2000多公里,他的感应也依然很明显,并没有什么减弱衰退。

  等到“纸巾2”被寄回后,他准备寄个国际快递看看,到美洲、欧洲,还能不能感应到。

  而总的感应时间,他的统计结果是1小时24分钟45秒。

  当然,实际感应时间要超过这个数字,因为很多时候都是他已经开始感应了,才计时。

  目前来看,感应时间的消耗并不会降低感应的强度。

  当然,也可能是时间还太短,这个饮血期,他也会继续进行实验、计时。

  与此同时,上次饮血期观测过的四件物品:a4纸1、a4纸2、硬币、圆珠笔球珠,也都建立了感应。

  经过两次饮血期的实验,基本可以确定,在观测物品时,出现那眼中白光一闪的情况后,下一次变异便会与那件物品建立感应关联,能让向坤随时感应到物品所在。

  目前而言,这些跟他建立了感应的物品,暂时似乎只能感知到位置所在。

  但向坤直觉地认为,它和这些物品之间的联系,应该不是那么简单,除了感知位置外,也许还有其他暂时还未发觉的奥秘。

  好在,现在又多了四个可供实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