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咖啡厅里的训练(下)
提袋——不是发售的手提包,是购物送的手提袋,她刚刚就是从这袋子里把取出来的。

  向坤还看到了她穿的鞋子,是一双篮球鞋,鞋子很新,看起来应该刚买不久。

  虽然向坤对球鞋没什么研究,也很少看篮球,但他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女5鞋舌上的标志——那是nba球星勒布朗詹姆斯的标志。

  因为大学舍友常彬就是詹姆斯的球迷,大学的时候平均一年一双詹姆斯的签名鞋,还有各种相关的周边,t恤、球衣球裤、帽子之类,这标志向坤在宿舍里看过太多次了。

  他打开手机搜索了一下,发现女5穿的这双鞋是刚刚发售没几天的lebron17,现在就穿上了,应该是参加提前预购或是通过耐克内部渠道先拿到鞋。

  这么看来,女5应该是个篮球迷而且和常彬一样是詹姆斯的粉丝?

  然而知道这点好像没什么用,他总不能去弄耐克的销售资料来追溯购买者吧,这难度太大了。

  不过美女在每个团体里都是引人注目的,如果女5也有参加球迷粉丝团体的话,说不定可以在网上找到照片?甚至可以问问常彬?

  但这样注定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不符合他的训练目标,他又不是真的出于什么目的要探寻女5的真实身份,只是在练习用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能力进行快速的身份和行为判断而已,如果需要直接对话或是询问别人、事后调查的话,那就已经脱离他的训练范围了。

  向坤紧盯着的女5手中不断颤动的笔杆,依靠动态视觉,敏锐地捕捉笔杆的移动轨迹,右手也成握笔的姿势,在自己的大腿上划动着,想要“读”出女5写出的内容。

  但很快他就发现,根本做不到。女5的写字速度太快了,写的字必然有很多的连划,不是一笔一划地标准字体,而且笔杆活动的幅度又小,他观察的角度又不好,想要复写出来,根本不是一时半刻能做到的。

  直到女5吃完了点的金枪鱼三明治和咖啡,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了,向坤也没能靠所得的各种信息推断出她的确切身份和职业。

  看到女5推门而去,向坤甚至下意识地想要站起来跟过去。

  他知道自己是有一些强迫症倾向的,遇到事情,碰到疑难,不搞明白,就会觉得难受。

  不过好在他还没有病入膏肓,依然可以靠理智控制,所以没有贸贸然地跟上去。

  弄明白女5的身份,对于他的能力提升并没有任何的帮助,对他自己来说也没有任何的意义,而且还有可能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引来不必要的关注。

  所以最后,向坤对女5的判断,就只有:

  长得漂亮的女学霸,穿衣打扮走实用简洁风,并不追求品牌和外观,但家境应该不差,疑似医生或医科生,正在学习精神病学,可能在实习,是篮球迷以及詹姆斯的球迷。

  向坤在咖啡厅待到了下午四点多才离开,先后观察了从女1到女23、孩1到孩7、男1到男9,共39个目标。

  这39个目标,他依靠对全身的观察、身上气味的收集,以及目标与其他人的谈话声、手机对话的声音,判断出了31个目标的身份、职业,甚至有14个目标直接知道了他们的名字——其实也不难,同行的人叫出名字,或是打电话的时候自己报出名字都有。

  剩下那8个未能准确判断出职业的人里,向坤对女5最为念念不忘,对没能判断出她的职业和其他身份信息颇为不甘。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