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章 群众集会,外籍记者却得到了自由采访机会
��,“对不起,今天是亲人的见面,不是我的记者招待会。如果你们愿意,请加入吧。”

  记者们还要纠缠,龙灯队舞动着彩龙把吴越簇拥起来,龙灯指引着巨大威武的龙头,慢慢向前。

  记者被冲散了,一位记者悻悻的对身边同行讲,“这位吴还真不愿意配合。”

  “我倒是觉得他讲得有理,看看吧,那些人脸上发自内心的喜悦,眼神中的敬仰和崇敬,值得我们用镜头、用声音来记录。”同行转头对着一位秧歌船的老汉微笑,愉快的接受了老汉的邀请,跟着节奏扭动起来,他的步伐是凌乱的,身姿也笨拙,时不时引起周边人善意的哄笑。

  远远看去,吴越就像是踏着彩龙在前行,走了一段,龙灯队停住了,前面是排列整齐的腰鼓队,一招一式遒劲有力,有西北汉子的彪悍,又有江南人的细腻。

  “咚咚锵、咚咚锵——”锣鼓队打头鼓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鼓面很大,直径超过一米,男人赤膊,露着黝黑健硕肌肉,粗如儿臂的鼓槌一上一下,颇有顶天立地的气概。

  突然,男人左手鼓槌高举,鼓声停了,“咚!”鼓槌击下,锣声停了!周遭一下静了许多。

  男人下了鼓架,请吴越上去说几句。

  吴越站上半人高的鼓架,举起四面手挥舞示意,又往下一压,所有人都不再说话,眼睛一齐看向吴越。

  “乡亲们,很感谢你们来看我。你们有的从很远的地方来,道路又不好,辛苦了!”吴越鞠躬,又说,“你们有的地里还有没干完的话,有的放弃了休息,有的今天还没有出摊,我很过意不去呀。”

  吴越再次鞠躬,群众报以暴风骤雨般的掌声。

  “我虽然离开了滨海,可我和孔、姜县长制订的发展规划还在,道路会一年年变好,你们的生活也会一年年变好。”吴越高举着手指点着,“在海边有蓬勃兴旺的养殖业基地,在广大的农村,新型经济作物推广也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在工业集中区,那些企业也在健康的发展,会需要越来越多的工人。我脚下的老县城,不久的将来会整体成为一个旅游区。旅游区的建立,不但生活在县城的人可以直接受益,我想它的辐射必将达到全县,因为它能够提供足够多的创业机会,这个机会是面向全县开放的。”

  “乡亲们,我要说一句,富了莫忘教育投入,通过教育你们子女以后的道路将会更广阔,留下来建设滨海可以,去外面的世界也可以。”吴越回头看看孔立等人,“我在滨海工作期间,做了一点工作。这次我回来,深有感触的是,孔和姜县长他们做了更多的工作,也更卓有成效。有孔、姜县长他们带领,有你们的支持,我完全可以相信滨海县的未来必将更美好!”

  “吴是好样的!”

  “孔、姜县长也是好样的!”

  “我们滨海有你们这样的好干部,老百姓有奔头啊!”

  群众们欢呼起来。

  吴越举起双手压了压,“时间不早了,请远道来的乡亲们回家时注意安全,我呢,也不多说了,以酒代话,敬你们一大杯。拿酒来!”

  陈立强和一位民警把酒坛抬了过来,还有一位工作人员从附近的商家拿来了一箱大口玻璃杯。

  吴越一手托着酒坛,拍去封泥,逐一把玻璃杯倒满,先取了一杯送给打头鼓的男人,又拿了一杯给手持龙灯的老人。

  孔立和姜文清也帮着把剩下的酒杯递给周边的群众,等分发差不多了,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