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章~211章
>   吴越拿出半条大熊猫,递给孔文。

  孔文赶紧摇手。

  “拿着,大晚上辛苦你送一趟”

  “吴书记,不就踩着油门几十分钟的事?”孔文有心拿他哥开玩笑,“再说,我哥允许吗?”

  孔立一扬手,“你这小子,皮又痒了?”

  “拿着,拿着。不光是你送我一趟,以后啊,我要请你当第一个吃螃蟹的。”吴越把烟往孔文手里一放,也打趣道:“孔老板,多哄着你哥,免得事到临头不帮忙。”

  回去的路上,孔文问孔立,“哥,吴书记那话啥意思?吃螃蟹?”

  “你小子这话也不明白?”孔立趁机摆出哥哥的面孔,随手给了孔立一下子,“吴书记准备搞海洋、滩涂开发,你呢,是个试验品。”

  “我不怕,我正攒足了劲想大干一场呢。”

  “悠着点,我这点工资不够你赔的。”孔立尽管心里也欢喜,吴越看重他弟弟不正说明给他面子?不过还是不忘给弟弟敲警钟,“你小子有啥本事?懂技术还是有资金?先看看再说。”又怕孔文误会他不支持吴越,忙说:“当然吴书记叫到你,你也别推三阻四的。”

  吴越的任命是中组部直接干预的,不过江南省委也有三位大佬力挺。

  张中山、何刚自然不消说,一个是未来岳父,另一个是楚家安排呼应吴越的。第三人的出现,吴越自己也不太清楚,不过省委常委省军区刘司令的支持,想来必是南部军区贺光荣的安排。

  二十七岁的副厅,不在团中央而在地方任实职,江南省从未有过,只怕华夏其他省市也不多见。

  滨海市委常委们自然知道吴越来头非同一般,见面都客客气气,就连市委书记郤晓柏也没摆出什么一摆手大班长的架子。

  人敬一尺,他敬一丈。吴越言词很注意,便是最讲究官场规矩的也找不出岔子。

  不兼任公安局长或检察院、法院院长的政法委书记其实是个闲职,各人一亩三分地,不是老资格的政法委书记一般也不太插手公检法司的具体事务。

  吴越明白,如果不开市委常委会或政法委没有重要的活动,他的工作重心基本都在滨海县。

  滨海县在滨海市经济排名倒数第一,不当市政法委书记,光是一个滨海县委书记的头衔无论如何是进不了常委的。

  常委会见面后,郤晓柏书记找吴越单独谈话,无非是一些寄望。或许在郤晓柏心里,吴越只是来滨海过渡的。

  郤晓柏是这个态度,吴越也不能大谈构想,就用官话套话回应,礼貌的结束了谈话。

  下午的政法委会议和视察公检法司,吴越都是简单了事,只当做见个面,熟悉一下人头。

  孔立上午九点到的县里,他六个月没回滨海,却不急着召集副县长和部委办局领导开会,反而约上姜文清、陈勇吃了顿中饭。

  吃饭只是表象,孔立一来想从姜、陈两人口中更深入了解吴越的为人;二来跟他俩表表对吴越的配合和支持的态度,他既然选择了当个顺从的二把手,光是吴越知道还不够。

  “孔县长,吴书记这个人我跟他时间最长。”陈勇明白孔立心思后,特意把自己的经历说了出来——因为紧紧跟随吴越,仅仅三年多,他从监狱的一名副中队长成长为县委常委、公安局长。

  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