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奔 逃(上)
�,”,孙默说到这里,见赵?露出不耐烦的神情,连忙加快语速将话说完,“官家虽然并非雄才大略的英主,却无疑是十分聪明的,所以一定能够想通这一点。既然敌人来自于海上,官家就不可能像当年那样往海上逃,谁知道金人还有没有船队留在海上呢?”

  “很好,接着”,赵?现在的脸上已经如同古井无波,看不到任何表情,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他越来越接近于“喜怒不形于色”这个目标了。

  注1:长期大一统的历史,令中国的老百姓对于上级产生了过强的依赖(即缺乏“主人翁意识”,因为若想要做国家的主人,很可能会掉脑袋的,在无人领导的时候就显得缺乏主动性,所以有“不为最先、不耻最后”的说法。举例来说,在中国(解放后稍好一点,但大体没变。)只要上级能做到的,下级一般也能做到,而一旦上司软蛋,下面的人就立刻没了斗志。

  在中国历史上,极少见到有长官逃走,而士卒却还能够自发抵抗的军队,即使他们已经无路可退,不战斗就没有出路。在中国历史上,面对屠杀时愣着等死的比比皆是,每个人都等着别人先跳出来带头反抗,自己只想着跟在后面干,结果往往还没有人来得及站出来,大家却都已经死光了

  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古代的中国必须有强有力的皇帝存在才能团结全国上下的力量,但科举兴起后产生的文官政治却又推崇那种“垂拱而治”、敢于放权的皇帝,这是一个难以调和的矛盾。才能团结,民主反而涣散,这种怪现象在世界上普遍存在,但没那个国家比中国更严重,因此我们所要做的,首先是培养人民思考的习惯(首先要广开言路),而不是追求“民主”这个空洞的外壳v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