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削藩策
br />   “那三个月内,殿下还是放了对付齐王他们的想法。”

  三个月的时间,太短了。

  恐怕连朝堂都还未整顿完全。

  根基未稳,就去搞大事,这真的是在舍本逐末。

  傻子行为。

  “孤...不甘心。”

  或者说,司马遹很是担忧。

  “若是给齐王他们更长的时间,孤怕他们在封地之中大肆蓄养士卒,再要对他们下手,那就不容易了。”

  王生暗自翻了给白眼。

  人家本来就是要反的。

  封地之中早有十多万人了。

  恐怕过几个月,就会有二三十万人。

  这很正常。

  齐王的势力,太大了。

  外封的诸王,十之一二,都是与齐王有关系的。

  也就是司马师那一系的。

  司马遹与齐王司马冏之间的战争,其实只是司马昭与司马师争斗的延续而已。

  司马师是皇帝,司马昭也是皇帝。

  不管是齐王,还是司马遹,在很多人眼中,都是正统。

  这也是权力的分裂。

  这个锅,也只能怪司马师自己太过于短命了。

  “恐怕如今齐王封地便是有不少士卒了,况且,外封诸王,也有不少与齐王关系紧密的。”

  “庶子的意思是,息事宁人?”

  王生轻轻摇头。

  “不。殿下应该大肆封赏。”

  “封谁?”

  “封齐王,还有封太子宫的人,大臣,世家,每个都封,重赏。”

  “有功之人,才配得上封赏,一如庶子。”

  司马遹的眉头很显然是皱起来了。

  “封赏,才能收心,殿下对齐王封赏,给他一个高于诸王的名头,一是能够降低齐王对殿下的警惕性,二是能够挑起其他封王对齐王的不满。”

  两个原本是相同地位的封王,平素想见,拱手即可,但是之后,却需要行大礼,这如何使得?

  那些外封王如何受不了?

  即使不埋怨齐王,也不想与齐王见太多的面。

  “有些道理。”

  司马遹轻轻点头。

  “大封臣子,有功者重赏,无功者轻赏,陛下大赏之后,声望在朝野之中,便是一时无两的,待殿下登基之后,能做的事情,便太多了。届时,殿下想要处理皇后一党的余孽,或者说是那些其他刺头儿,也容易不少。”

  后世,司马冏,司马越,司马颖这些人掌握了大权之后,不仅没有什么封赏,反而是处置了很多对他们有威胁的人,导致人心涣散。

  他们的失败,很大程度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这是前车之鉴。

  在王生心中,司马遹的这艘大船,还是不要沉没得好。

  最起码不要沉得